欧盟天塌了!特朗普说出量子战场真相,美国占一半,中国拿四成

美国拿一半,中国拿四成,欧盟只捡面包屑,特朗普这句话明明白白地说出了欧盟在量子技术领域的真实处境。

同时,欧盟委员会新发布的战略也提到,现在欧盟在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市场机会这方面太落后了。

美国吸引了全球超过50%的私人量子技术投资,中国吸引了将近40%,而欧盟的占比,仅有5%。

再这样下去,欧盟各国很有发展潜力的量子技术可能会被外国资本收购。

这不是耸人听闻,是赤裸裸的现实。

量子技术涉及通信、计算、金融、能源、国防等多个关键板块,已经成为未来数十年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

各个国家在这方面都在加大投入。

美国不仅早在2018年通过《国家量子计划法案》,还在2025年通过多项立法和计划加大量子技术投入。

而中国则以国家实验室和龙头高校为主力,来推进科研。

就比如中国建成的京沪量子通信干线,全长超2000公里,是目前全球最长的实用级量子通信网络。

北京大学和山西大学联合团队还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关于“连续变量量子簇态”的研究成果,引起国际量子物理界广泛关注。

但欧盟在这场竞争里,连板凳席都快坐不稳。

第一个制约原因是:资金的分配。

过去五年,欧盟虽然累计投入110亿欧元用于量子研究,听起来不少,但27国真平均分下去,根本不够搞大研究。

更致命的是,各国各干各的,标准还不统一,导致许多项目都出现重复建设和路线冲突的问题。

比如德国集中于量子计算芯片研发,法国则主攻量子通信协议,但这两国之间又缺乏系统联通与标准协调。

再说欧盟的管理,掉链子不是一回两回。

量子技术属于高度敏感领域,一旦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取得突破,现有的数据加密体系和武器导航系统都可能被彻底改写,所以各国都盯得紧。

美国将量子技术直接列入国家安全管控清单,但并未在研发环节设置阻碍,甚至鼓励军民融合。

而中国则通过建立自主标准体系与军工融合路线,早早将量子通信纳入战略部署。

但欧盟在应对量子安全问题上态度摇摆,陷入“监管还是放权”的政策困局。

欧洲议会内部正在审议的量子技术监管草案时,一方面强调要保护关键技术,防止被外资控制,另一方面又怕管太多吓跑创新企业。

结果,导致不少量子科技公司选择将研发机构迁出欧洲,避免未来监管风险。

所以,企业也没留住,时间也耽误了。

另外,欧盟本土企业在实际推进量子技术时,也缺乏配套的机制。

虽然,过去二十年,荷兰、德国、法国在量子研究领域一直是学术重镇。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论文经常出现在《自然》和《科学》。

欧洲的科研机构在量子物理的基础研究上遥遥领先,但没办法把研究成果顺利变成能用的产品。

一出实验室,想把技术想转化为产品结果没人投,产品想上市,但没人买。

美国和中国都冲进产业化了,欧盟却还在开协调会,研究“下一步怎么办”。

这一慢,差距就拉开了。

根据2025年量子科技评估报告显示,欧洲量子专利全球第三,虽然落后中美,但产业转化直接垫底。

所以欧洲企业面临“有技术但没订单”的困局。

但这个问题,中美两国早就逐步解决了。

就比如美国通过政府采购机制,为初创企业提供早期市场验证机会。

而中国则设立专门基金,引导地方政府采购本土技术产品,用于试点通信、导航和金融数据加密领域。

反观欧盟,2025年的战略草案里首次提出将“支持以创新为导向的政府采购计划”,但没说清具体的预算,也没讲什么时候开始干、具体咋落实。

所以,文件发了,企业等着,结果连招标公告都没有。

而另一个制约原因是人才供给问题。

量子产业对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极高,尤其是在低温物理、量子芯片制程、超导材料等交叉领域。

欧洲量子技术联盟2025年的报告指出,为保障量子产业未来十年发展,欧盟需要至少1万名相关技术人才。

但目前欧盟27国合计人才储备不足5000人。

就算把高校里在读的研究生和博士后都算上,人数还是差得远,这就导致大量企业在扩大项目时,没办法在本地招聘足够的人。

与此同时,人才流失问题也在加剧。

过去三年中,已有多位量子物理博士毕业生前往美国硅谷企业或加入中国科研机构。

原因很简单,那边给的工资更高,能用到的研究资源也更集中,企业手里有订单,项目干起来也更快。

于是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欧盟设立了“量子旗舰教育计划”,试图在高校系统内培养专业技术队伍。

但因预算不足、课程内容碎片化、各成员国教育制度不统一等问题,导致这个计划运行有限。

在这一背景下,欧盟只能靠找其他国家合作来补短板了。

据报道5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与日本在人工智能、5G/6G、半导体等核心数字技术领域加强合作。

此外,双方还将加强在数据治理和在线平台、海底电缆、北极互联互通、数字身份、信任服务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作。

但合作所能带来的红利,需要数年后才能体现。

而现在全球都在抢量子产业这块蛋糕,留给各国布局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美国利用联邦政府、科研机构与企业三方联动模式,快速推进产业布局。

中国依托国家战略规划,结合地方政策支持,实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快速闭环。

欧盟虽有技术储备,却在政策制定、市场开拓、人才保障和产业协作这几方面明显落后。

但科技战场上,慢一步不是等一等,而是被彻底甩开。

量子战场无情,欧盟要想改变命运,就不能再指望会议桌上的共识,而是要真正拿出实打实的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科技   量子   美国   中国   欧盟   战场   真相   技术   欧洲   企业   领域   通信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