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苏曼殊暴毙,护士掀开被子发现死因,鲁迅:死了都不让人省心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他被称为“民国奇人”,也有名号“文坛怪杰”。

他就是佛门浪僧苏曼殊仔细观察他的一生,却只能感叹一句:这真是活宝一个“。

短短的一生,苏曼殊却出家三次,一次是因为被骗心灰意冷;

一次是因为恋人自杀他深受情商;

最后一次,他再度出家,却还是没有忍受住,出家生活的痛苦偷偷出逃。

所以,苏曼殊还真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出家人,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都不足以令他朋友感到震惊。

因为放荡不羁就是他的本性,直到他的死亡,也依旧令人不可思议。

就连一向沉稳的鲁迅,也忍不住发出感慨“这家伙,死了也不让人省心”。

不幸的童年

1887年,一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撅着屁股趴在地上画着石狮子,太过投入的他,都没有留意到身边人目露惊艳之光。

这也是他人生中,极为短暂的快乐时光,这个四岁的小男孩,就是苏曼殊。

在此之前,苏曼殊一直称呼的母亲是河合仙,河合仙对他不错,很温柔也很关心,却总是在无意间用一种哀伤的眼光看着他。

彼时,苏曼殊并不懂这眼神意味着什么。

直到这一天,一个和母亲长相颇为相似,却更为年轻的女人带走了苏曼殊。

这个女人才是苏曼殊的亲生母亲,也是河合仙的亲妹妹,这样凌乱的家庭关系,让少年苏曼殊从不知“尊严”为何物。

不过,在亲生母亲身边,苏曼殊却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

他的生母鼓励他画画,还陪着他读书,从小聪慧的苏曼殊,得到了绘画启蒙,还读了很多从未见过的书籍。

在这样丰富的精神世界滋养之下,苏曼殊小小的内心,也有了无数对未来的憧憬。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还未从生母的温暖陪伴中清醒,苏曼殊又被带回了广东。

至此,来到陌生的环境,苏曼殊的性格再度改变。

苏曼殊之所以会被带回广东,只不过是因为家族人丁单薄,他这个一直不被认可的私生子,从遥远的日本回到了家乡。

听着陌生的语言,那个时候的苏曼殊,经常是沉默不语的,当时家里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哑巴。

很长一段时间,苏曼殊不发一言,只是默默观察这一切,这是一个和他以前经历,完全不一样的家庭。

这个家里面有好多好多人,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慢慢地,苏曼殊学会了汉语。

他的聪慧可见一斑,这种双语环境之下的成长,也为他以后的建树打下基础。

在当时的大家庭里面,虽然是男丁,但是苏曼殊还是最不受待见的那一位,尤其是刻薄的庶母陈氏,更是对他各种虐待。

那一夜,苏曼殊发起了高烧,陈氏看他冷得浑身发抖,转身就把他扔进了最破的柴房,还上了锁。

如果不是足够命大,当时才十二岁的苏曼殊,估计已经离开人世了,在最绝望的时候,苏曼殊还想着逃回日本找到自己母亲。

恶毒的陈氏,却欺骗他“你的母亲早就死了”,一瞬间,苏曼殊气急攻心,直接晕了过去。

这就是苏曼殊漂泊又不幸的童年,既为他以后放荡不羁的性格,埋下了隐患的种子,也让他的身体自幼格外孱弱。

在这样的排挤和打击之下,苏曼殊选择了出家。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出家,一个13岁的少年,为了摆脱这压抑的环境,选择了另外一种人生

毫无定性的人生

青灯古寺的生活,苏曼殊想的太过简单。

一方面,他期待心灵的宁静,可是另外一方面,正在长身体的少年,却抑制不住自己的口舌之欲。

那一天,一只鸽子撞死在苏曼殊面前,实在忍不了肉香味的诱惑,苏曼殊偷偷躲到了角落里面,拿着树枝就把这只鸽子给烤了。

就在苏曼殊尽情品尝鸽子肉的鲜美的时候,寺庙的主持也闻着味道走了过来。

那一刻,满嘴冒油的苏曼殊,气得高僧忍不住浑身颤抖,破戒的后果,自然是苏曼殊被赶出来寺庙。

苏曼殊又开始了自己的“漂泊”。

这一次,他学乖了,直接找到了家里,有决定权的亲生父亲,看着自己的儿子,这父亲就算已经生意破产,也强咬着牙,把儿子送进了学校读书。

本身就会日语和国语的苏曼殊,又自此学会了英语和西班牙语,他的语言天赋可见一斑。

也是在这个时候,被庶母欺骗的谎言被揭穿了。

原来,苏曼殊的母亲没有死,他再次投奔日本母亲的怀抱,时隔多年又回到了日本。

在日本读书期间,苏曼殊又再次展现自己的绘画天赋,这时候的他,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也不意外地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段恋情。

相比于父亲当年的“为所欲为”,苏曼殊却被家里管教的很严格。

这段恋情被所有人不看好,那个时候的爱情,总是生死相随,所以这名妙龄少女选择以死明志。

苏曼殊早在当年被欺骗“母亲去世”的时候,已经感受过那种钻心之痛。

如今的他,亲眼目睹鲜花的凋零,疼痛更加蔓延,绝望袭来,又一次想到了逃避,于是,苏曼殊再度出家。

一次又一次辗转各地的经历, 一次又一次心痛的感受,让苏曼殊的性格变得更加敏感多疑,也更加想活出自我。

样多变的经历,让苏曼殊变成一个放荡不羁的“怪人”。

用不羁反抗命运

这些年间,苏曼殊当过老师,做过翻译,也立志于成为一名翻译家,不像是别人的半途而废,在事业这方面,苏曼殊格外成功,无论做什么,总是做的很成功。

苏曼殊文采斐然,在日本读书期间和鲁迅还成为了好朋友,也是这段时期的经历,让苏曼殊成为一名革命青年。

他想到自己的不公待遇,也想通过革命之路,让自己的内心压抑得到宣泄。

不过,苏曼殊的“革命”之路,却被自己的亲人再度扼杀,家人认为苏曼殊不正干,所以强令禁止他的行为。

那一刻,苏曼殊再度感到了绝望,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假死”。

这一切,不过是他对自己命运不公的反抗罢了。

从此,苏曼殊真的是彻底过上了,“无拘无束”的生活,本身就患有一型糖尿病的他,却不顾医生的劝阻,大量吃糖,甚至为了换糖吃,都忍着痛把自己的金牙给拔下来。

流连于青楼之间,和无数年轻貌美的女子谈情说爱。

在这期间他也写下了无数唯美的作品,他的文采令人折服,只是,他游戏感情的态度,又令人不解。

就连最亲近朋友的相劝,苏曼殊也只是一笑置之。

那些年间,看似自由的生活,却在急剧透支着苏曼殊的身体。

体质本就虚弱的他,开始一次又一次因为疾病住院,却从来没有重视过身体的提醒,对于甜食的热爱,也让他的身体更加岌岌可危。

苏曼殊的爱吃糖,不过是为了遮掩自己内心的苦,可惜,这糖,最终却要了他的命。

在住院期间,苏曼殊一边打着针压制身体里的病毒,一边却和医生玩起了把戏,他的枕头底下,藏着一包又一包不知从何而来的糖块,让人防不胜防。

1918年5月2日,护士来查房的时候,发现向来爱开玩笑的苏曼殊,安安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走近了才发现,苏曼殊早已没了气息,护士打开被子,才发现苏曼殊手里还握着一张糖纸,他的死因,不过是因为自己的游戏人生。

鲁迅等好友赶来,看到的也只能是一具瘦弱不堪的躯体。

苏曼殊人走得匆忙,留下来太多未发表的作品,整理作品的重任,也落在了好友鲁迅等人的身上。

苏曼殊的作品,亦如他的性格,这边一张半截的稿子,那边一张已经被揉成一团的续集。

鲁迅整理的过程中头疼不已,才发出了“死了都不让人省心”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标签:历史   鲁迅   死因   省心   被子   护士   发现   母亲   日本   身体   放荡不羁   庶母   人生   性格   鸽子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