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生活打卡季#
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首发和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2980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2025年3月1日,恰逢中国传统农历二月二的“龙抬头”,这里先恭祝各位读者朋友,2025年,福星高照行大运!
在经济数据的维度,中国也在3月1日这一天,迎来了一个表现不错,“抬头”姿态明显的重要数据:
3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数据显示,2月份,随着春节后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明显回升,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也均比上月有不同幅度上升,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
当然,基于数据的良好表现,主流媒体和各路券商的分析观点,也很一致,都是偏向积极的预期引导和乐观的态度。
国家对于呵护市场信心,以及提振后续国内经济环境整体预期的意图,非常明显了。
但是主旋律之外,其实这次的PMI指数情况,从规律逻辑,到结构细分,折射出来的一些信号,也是非常有看头和门道的。
这篇文章,不搞人云亦云那套东西,而将基于对最新公布的经济先行指标PMI的详细梳理作为切入点,结合当下中国国内生产制造领域的几个现实情况,从敬畏常识,尊重规律的角度,深入挖掘最新PMI折射出来的几个重要关键信号,并对后续国内经济环境可能出现的几个变化和走向,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PMI指数,制造业PMI为50.2%、前值49.1%;
非制造业PMI为50.4%、前值50.2%。
图片来源:统计局官网
图片来源:统计局官网
PMI为环比指标,反映的是本月制造业景气度较上月的边际变化;
因此1月受春节返乡影响PMI大幅回落后,2月回升至50%以上为大概率事件。
而今年复工进度较慢,2月制造业PMI(50.2%)仅高于荣枯线0.2pct。
但PMI分项中,供应商配货指数为逆指标统计,指标上升说明供应配送时间缩短,需求走弱。
整理来看,PMI重返扩张区间,经济继续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的结论,是成立的。
看看官方的定调和态度:
图片来源:见图
图片来源:统计局官网
数据情况基本就是这样,细分和结构的深入分析,放到下一个环节。
从3月1日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来看,2月份中国制造业及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均出现回升,制造业PMI自1月的49.1大幅升至50.2,重返荣枯线以上;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也从50.2微升至50.4。
综合PMI产出指数则达到51.1,环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共同表明,在春节后复工复产、政策效果持续发力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整体景气水平有所回暖。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025年2月份的PMI,从结构和细节上去看,其实有很多明显的信号,是值得重视的。
这里为大家进行一个深入的挖掘和梳理:
1,大中小企业表现分化的情况,非常明显:
大型企业PMI为52.5,较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大幅回到扩张区间,对整体PMI拉动作用显著。
中型企业PMI为49.2,小型企业PMI为46.3,均继续处于收缩区间,表明中小企业复工后产能释放较慢,面临的需求压力和经营压力依然存在。
图片来源:网络
2,价格指数边际改善但仍有压力: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8,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显示企业原材料端成本有所走高。
出厂价格指数为48.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虽然仍处在收缩区间,但降幅收窄,意味着销售端价格逐渐企稳,有望减轻工业通缩的压力。
图片来源:网络
3,服务业与建筑业走势分化: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仅比上月小升0.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逼近荣枯线。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从49.3升至52.7,尤其是土木工程建筑业达65.1,显示基建项目在春节后加快开工,对建筑业形成较强的拉动。
图片来源:网络
4,2月,反映内需、外需的分项指数均低于荣枯线。
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6、环比上升2.4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位于收缩区间,在面对特朗普当选后美国贸易政策的潜在不确定性影响下,“抢出口”可能接近尾声;
进口指数为49.5、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
内、外需指数延续低于荣枯线,反映出需求端依然疲弱,在美欧经济尤其是欧元区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海外需求有所走弱,加之2月4日落地的10%对美关税、3月4日将要落地的新增10%对美关税、4月1日审查结束可能继续增加关税,出口压力快速增大。
按照机构的预计,对美关税可能阶梯式上升,在年底到达30%的水平,现在才2月末就已经30%了,出口挑战才刚刚开始。
整体而言,2月份的PMI数据指标传递出中国经济在春节后出现积极修复的信号。
大型企业迅速复工、中游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回暖,均为一季度的经济表现提供了一定托底。
不过,消费与中小企业复苏步伐偏慢,外部贸易环境依旧存在较大变数,国内需求不足仍然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025年3月份,理性预判:
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预计政府将在确保“稳增长”的总体基调下,持续完善宏观调控措施,着力化解结构性难题,提振市场信心。
若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效果能在春季集中显现,2025年的中国经济仍具备维持稳定增长与加速转型的空间与动能。
对于国内经济后续的走向,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的确定性,是必须要进行考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首先看国内这边,全国两会或有进一步措施出台:
潜台词就是:两会一些重要的定调没有明确以前,需要耐心。
再看国外,主要集中在特朗普新政和美联储降息的不确定性上:
国内的确定性,时间可以解决,而外部的不确定性,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所以2月份的PMI,实际上对接下来的经济指向和趋势引导的意义,就被国内国外宏观因素给弱化了。
两个宏观维度的趋势判断观点: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文章最后,基于以上的梳理,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和观点,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首先来说,对于2025年国内经济的走向,最理性务实的态度,应该是乐观谨慎。
乐观是一定值得乐观的,本号从2025年开年以来,对多个维度的积极正向信号解读也一直是这个态度。
但是不管是科技,文化领域的突破,还是地缘政治上的秀肌肉,实际上对应到经济环境,可能需要的时间和过程,要超出很多人的预期和认知。
所以,短期谨慎,是需要的,中长期坚定看好,看多中国人民币资产,国内房价止跌回稳。
其次,当下国内经济的核心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没有缓和的表现:
目前,我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有效需求不足,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是目前政策的重点之一,需要尽力打通需求上升→企业预期回暖→扩大生产→价格提升→利润上涨→收入上升→需求上升的经济循环,期待3月两会有更多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
所以,接下来,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关注,聚焦在3月份的大会上面。
而且,在大会的一些关键确定性没有明确给出以前,不建议进行重资产的投资决策。
这是良心话。
最后,对于楼市和股市,需要有不同的认知思维。
2025年,看多股市,关注风向,发现机会,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获得财富和提升一个重要的方向。
国运叙事,不是每一年都很遇到,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个意识的。
哪怕是情绪泡沫,以及热钱炒作,这样宏观叙事主导的确定性,也是非常难得的。
虽然中国股市还没有达到价值投资的成熟程度,但是情绪和泡沫驱动的行情,就不是钱了?
而对于楼市,特别是非一线,且化债工作亚历山大的中小城市,2025年,对房价和楼市,就不要有什么过高的期待了。
这个说的也多了,这里就不多赘述。头铁的,拦不住。
2月数据开门红,是好事,但是接下来三四月份,传统淡季的PMI数据,其实更有价值。
以上,就是对2025年最新公布的2月份PMI运行指数,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和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