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早期文献,黄帝故里最有可能在新郑地区

文/万物君

《万物史话·本纪三·古史传说》系列文章,将整理和解读我国三皇五帝时期的古史传说。

今天聊聊黄帝故里。

很多地方都在抢黄帝故里,主要说法有三种,它们分别来自古代的三位大学者。

西汉哲学家焦延寿,在《焦氏易林》中称,黄帝生活在伏羲生活过的地区,又说,黄帝是有熊国君,并称,有熊在河南新郑。

焦延寿《焦氏易林》:黄帝所生,宓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宓羲都于陈。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

曹魏时期的大学者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黄帝生于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他同时认为,黄帝授国于有熊,有熊在新郑。

《帝王世纪》:黄帝生于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

《帝王世纪》:(黄帝)有圣德,授国于有熊。郑也,古有熊之墟,黄帝之所都。

皇甫谧《史记·五帝本纪·集解》:(黄帝)授国于有熊。有熊,今河南新郑县也。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说,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也就是现在的甘肃清水县。南安在现在的陇西县一带,姚瞻是谁,不太清楚,可能姚秦王族的族人。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皇甫谧云:生寿丘,丘在鲁东门北。未知孰是也。”

上述三种说法,哪个最接近真相?我更愿意通过分析原始文献来回答这个问题。

最早的文献《逸周书·尝麦解》称,蚩尤位于少昊附近,甚至占领了少昊的地盘,而蚩尤与炎帝和黄帝相争,这意味着黄帝位于蚩尤的附近。

《逸周书·尝麦解》: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尤,杀之于中冀。

根据《国语·鲁语上》,公元前643年左右,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展禽说,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所谓的有虞氏其实就是指陈国公族,这意味着黄帝生活在豫中和豫东一带。

《国语·鲁语上》:(约前643年)展禽: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穀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根据《国语·晋语四》,公元前637年,司空季子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所谓的姬水、姜水,以及姬姓和姜姓,完全是附会,因为炎黄时代,根本就没有姓,姓是周人发明的

《国语·晋语四》:(前637年)司空季子曰:“同姓为兄弟。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吉、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同德之难也如是。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根据出土器物陈侯因咨敦的铭文,田氏齐国的齐威王称黄帝为自己的祖先,可证黄帝的确是有虞氏的祖先。

陈侯因咨(齐威王,前356年-前320年在位)敦(dui4)铭:唯正六月癸未,陈侯因齐曰:皇考孝武桓公恭哉!大谟(慕)克成。其唯因脊扬皇考,邵缍高祖黄帝,休嗣桓、文,朝昏诸侯,合扬厥德。诸侯寅荐吉金,用作孝武桓公祭器敦,以蒸以尝,保有齐邦,世万子孙永为典用。

陈侯因咨敦铭文

陈侯因咨敦

根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娶西陵之女嫘祖,而司马迁时代的确有个西陵县,就是现在的西平县,既然如此,黄帝应该居住在距离西平县不远的地方。

《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大戴礼记·帝系第六十三》: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1981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发现汉简36枚,其中的“王杖诏令”记载:“河平元年,汝南西陵县昌里,先,年七十,受王杖,(英页)部游徼吴赏使从者殴击先,用诉,地太守上谳。廷尉报:罪名明白,赏当弃市。”河平元年为公元前28年,距司马迁写《史记》不远,可知,“西平县”在西汉时期叫西陵县。位于西平县嫘祖镇吕店乡董桥村东南缓坡岗地上的董桥遗址,是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兼有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东周文化和汉文化的古聚落遗址,或是嫘祖故里。

根据这些早期文献,完全可以得出黄帝生活在中原的结论。因此,西汉哲学家焦延寿称黄帝的有熊位于新郑,是最有可能的。

注疏:

1、伏羲生活在哪里?不在甘肃,那是汉代谶纬广为流行之后的说法,为后人的附会。根据早期文献,以及出土文献《楚帛书》,伏羲最有可能生活在豫中、豫东或豫东北。既然黄帝生活在伏羲生活的地方,那么其故里自然应该在豫中或豫东一带。

2、按照皇甫谧的意思,黄帝生于曲阜,后来迁居到新郑。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曲阜是少昊氏的核心地区。炎黄素来一体,不会跑到东夷核心区域。所谓的寿丘,很可能是陶丘。因为寿的上古音是du,陶的上古音是dˤu,二者互通。陶丘位于郑州北部靠近黄河的地方。

3、史前时代,中原地区最早的文化是贾湖一期文化,然后是裴李岗文化,新郑位于裴李岗文化的核心区域,因此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4、研究古史传说,越早的文献,越有说服力。具体来说,司马迁之前的文献最有价值,之后的文献,也就皇甫谧的和郦道元的书,有些价值,其它文献,可以直接忽略。

5、谶纬之学方面的书籍,没有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历史   新郑   黄帝   故里   文献   地区   炎帝   青阳   豫东   西平县   之子   史记   陵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