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人工智能再次迎来利好,国家发改委召开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周末复盘,发现一只人工智能股,连跌10年,从最高20.41元跌到了最低3.65元,却被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重仓买进了前十大流通股东。
从公司一季度的前十大流通股东看,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加仓60万股,目前持股3330万股,位列公司第六大股东;养老保险基金一零零二组合加仓90万股,目前持股1926万股,位列公司第十大股东。
那么这家公司有何魅力能吸引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重仓持股呢?
这家公司发行价3.40元,于1994年1月28日上市,所属行业为基础建设-基建市政工程,主营业务为隧道、轨道交通、路桥、燃气新能源、水务、地下空间等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施工、投资、传统及智慧运营养护业务。公司实控人为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一家国企。
从公司的2024年的经营分析看,施工业营收572.4亿元,占比83.18%,毛利率6.96%;基础设施运营营收50.29亿元,占比7.31%,毛利率24.51%;投资业务营收28.18亿元,占比4.10%,毛利率59.10%;设计服务营收23.88亿元,占比3.47%,毛利率33.23%。其他业务占比较少。
公司是领先的地下工程业务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也是建筑行业龙头企业,专注于基建设施建设和战略新兴产业(如新能源、低空经济)。虽然是基建公司,但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却早有布局,公司倾力打造需求响应式智慧巴士服务解决方案“智捷易行”,应用场景包括产业园区、大型社区、大学城区、会展区等各类城市片区。
业绩上,公司上市31年来一直盈利,从未亏损过,从2005年至2023年连续19年持续增长,2024年净利润28.41亿元,同比下降3.54%,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3.304亿元,同比下降25.38%,年报和一季报小幅下滑,但总体来看,业绩还是非常不错的。
而且公司每年坚持分红,上市后累计派现89.51亿元,股息率达到了4.83%,股利支付率达35.41%,派现融资比78.40%。
二级市场上,在2015年上市一波大牛市的时候,公司股价一度涨到了最高20.41元(前复权),这也是它的历史最高价,此后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下跌,到2018年10月份时,股价一度跌到了最低3.65元。而从2018年至今则进行了长达7年的震荡盘整,截止周五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6.63元,总市值208.5亿元。
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之所以敢重仓持股,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公司股价下跌长达10年,底部盘整也有7年,调整比较充分,下跌空间不大。
二是,公司是国企控股,业绩一直盈利,经营比较稳定,而且股息率也比较高。
三是,公司除了人工智能概念外,还有数据要素、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机器人、氢能源、国企改革,高端装备等多个热门概念。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