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爆发,荷兰光刻机巨头怒斥美国:凭啥禁止我们与中国合作?

美施高压,荷企忍耐

从2018年底开始,美国就开始对荷兰施加压力了,要求全面禁止极紫外光刻机向中国出口,这事闹得ASML这家荷兰半导体大公司挺被动。本来荷兰政府还想拖一拖,说是在评估啥的,结果没多久,2019年1月就直接拒绝续签许可。

ASML好几台价值上亿欧元的设备订单就这么黄了,中国客户排着队等到2020年,结果只能干瞪眼看着订单取消,那些机器还得拆解回收,损失不是一般的大。想想看,本来是全球最牛的光刻技术供应商,市场份额稳稳的,却因为美国的一纸要求,就得咽下这口气。

到2020年和2021年,美国的管制又升级了,不仅EUV,连高端的深紫外浸润式光刻机也拉进黑名单。ASML有几台设备都运到上海港了,马上要清关,结果紧急被召回。

美国高官还多次跑到海牙去施压,甚至拿北约情报共享当筹码,荷兰政府扛不住,2021年底就追加限制了NXT:1980系列机型。中国客户没辙,只能转而买老型号,ASML的高端库存堆得像山一样,企业运营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其实这事说白了,美国就是想卡住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可ASML作为欧洲企业,夹在中间最难受,销售额本来有15%到20%来自中国市场,现在高端产品断供,日子不好过。

2022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史上最严的芯片管制,把所有浸润式DUV设备都纳入许可范围。荷兰当时没马上跟进,但也表态要和盟友保持一致。

ASML的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那时候就有点忍不住了,在2022年12月的荷兰媒体NRC专访里,他第一次公开发声,说“国家安全”这词就是美国自己定义的。

从2019年起,ASML就停了对中国的EUV销售,代价巨大,可美国本土的公司像应用材料、科林研发、泛林集团还在向中国出口,美国的芯片设计公司如英伟达、AMD、高通也没啥影响,就ASML被卡得最死。

他用数据摆事实,中国市场份额缩水了,可美国同行在中国却越做越大,这不是明摆着让荷兰企业给美国让路吗?荷兰媒体都说,这是欧洲企业头一回这么公开怼美国,标志着态度在变。

巨头发飙,美荷博弈

彼得·温宁克的发声越来越频繁,2024年4月24日他正式退休,由克里斯托夫·富凯接任CEO。新领导层继续执行出口限制,但也开始推动低端干法光刻机和成熟制程设备的销售。

这时候,ASML在中国大陆的营收占比在2025年第三季度一度冲到42%,全靠那些不受限的老型号,中国客户提前囤货,算是为未来争取时间。

可好景不长,2025年10月15日的财报电话会上,富凯直言中国客户2026年的需求会大幅下降,营收占比预计跌回20%以下。这事一出,大家都明白,管制的影响还在发酵。

美国还不消停,2024年12月2日又更新了管制清单,把部分中端DUV零配件也拉进去,荷兰政府只能跟着执行。ASML在中国安装的数百台EUV设备,连备件维修都难了。

到2025年11月,荷兰政府甚至把对华维修服务纳入许可制,最先进的EUV和高端DUV彻底和中国市场无缘了。彼得·温宁克退休后还多次接受采访,坚持说这些措施是政治决定,不是技术需要,最大的代价却让欧洲企业扛着。

其实从头到尾,这场博弈暴露了盟友体系里的主导权问题,美国一言堂,欧洲企业就得跟着遭罪。ASML的愤怒不是个例,是欧洲企业长期压抑后的觉醒。

荷兰政府经历了从2019年的拖延,到妥协,再到主动配合的过程,企业敢怒敢言,政府却选择沉默。股价每逢美国新规就跳水,欧洲市场对单边管制的担忧越来越大。

中国客户面对封锁,只能加速自主研发,光刻机技术进步速度超乎预期,ASML内部也清楚,如果继续这么封锁下去,十年内中国可能完全摆脱对顶级设备的依赖。彼得·温宁克早就有预言,彻底封锁只会逼中国自力更生,这话现在看来多有道理。

封锁失效,合作呼声

七年博弈下来,结局已经摆在那了,美国的封锁没挡住中国科技的脚步,反而让欧洲企业吃亏。2025年ASML全年销售额预计还能增长15%,主要是靠AI、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的需求拉动,不是中国市场贡献的。

中国业务现在依赖老设备,客户囤货也是权宜之计,长远看,管制升级只会加速中国自主化。话说这事儿挺讽刺的,美国想卡脖子,结果可能把自己盟友的脖子先卡住了。ASML的损失实打实,超过150亿欧元,这钱谁补?

中国客户在封锁下,技术进步飞快,光刻机领域已经看到突破的苗头。ASML内部评估,如果持续这样,十年后中国或将自给自足,这不是空谈,是基于事实的判断。

荷兰企业界的呼声越来越响,彼得·温宁克的话成了经典,欧洲媒体反复引用,提醒大家单边管制害人害己。话说全球化碎片化今天,谁主沉浮不是一国说了算,合作才是出路。美国七年没给过具体威胁报告,就扩大限制,这套路让盟友寒心。

其实这场冲突的深层影响,在于全球产业信任体系的动摇。ASML作为关键供应商,本该中立获利,却被政治绑架。中国市场崛起,欧洲企业损失,这些都没合理解释。

荷兰政府的转变,从拖延到配合,背后是压力,可企业不买账。股价波动,市场担忧,都在说明问题。未来,ASML只能多元化出路,避开管制风险。中国自主研发的步伐,不会因为封锁停下,反而更快。

说到底,荷兰巨头怒斥美国,就是在问凭啥禁止和中国合作?这问题直击要害,高科技领域需要开放,不是围墙。欧洲企业觉醒,全球产业链重塑,谁都知道,封锁不是长久之计。合作呼声高涨,中国科技自强不息,这才是大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9

标签:科技   光刻   荷兰   美国   中国   巨头   欧洲   彼得   管制   企业   中国市场   客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