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民党后期那会儿,吴石和毛人凤这俩人,一个是国防部参谋次长,一个是保密局局长,官阶高低一目了然。吴石的位子是实打实的军中二把手,管着整个参谋本部的战略规划和作战部署,直接向国防部长顾祝同汇报。毛人凤的保密局呢,就是国防部参谋本部下面一个情报执行单位,级别上低一截,毛人凤本人虽然挂着二级上将衔,但实际干的特务活儿,得听参谋本部的调遣。简单说,吴石签个字,毛人凤就得带着手下执行,哪敢自己先动手抓人。

先捋捋国民党国防部的架子。1946年军政部改成国防部后,部长下面是参谋总长,参谋总长管参谋本部,本部长设五个次长,吴石1949年7月坐上第五次长,专管作战计划厅,这地方是国军大脑,决定部队调动、火力配置、后勤补给啥的。保密局1946年从军统改组过来,直挂在参谋本部情报处下,局长毛人凤负责抓间谍、搜情报,但所有大行动都得参谋本部批。吴石在中将序列里,毛人凤的局就是他的下属部门,日常开会,毛人凤得坐后排,秘书递水都得他先拧盖子递过去。这不是传闻,是当时军中公开的规矩。
再看资历对比。1935年,吴石的学生陈长捷就升陆军少将了,那时候毛人凤还在黄埔混校官,差着好几级。吴石从保定军校炮兵科毕业,北伐、抗战一路干上来,淞沪战场指挥炮兵,重庆军委会参事,淮海战役前搞到徐州剿总部署图,这些实绩让他在1949年飞台后直接上位。毛人凤呢,靠戴笠提拔,从军统干到保密局,专管暗杀抓人,但军权上永远是配角。国防部铨叙厅档案里,吴石的评语是留日学生翘楚,战术心得第一人,毛人凤的档案就一堆特务记录,没正经军功。

权力差距最直观的事儿,就在吴石案上。1950年1月1日,保密局在台北泉州街抓到蔡孝乾,这家伙是台湾省工委交通员,笔记本上明晃晃写着吴石的名字和国防部参谋次长职务。谷正文他们审出线索,毛人凤一看证据链齐了,笔记、联络记录全在,但没敢动。为什么?吴石是参谋次长,抓他等于动摇军中枢,毛人凤的局再牛,也不能越级。3月1日当天,毛人凤先打电话给蒋介石,报告细节,等蒋点头才行动。次日,毛人凤拎着卷宗上草山官邸,蒋介石翻完证据,批了抓捕令,毛人凤这才带队去吴石寓所。
抓捕当晚,台北街头,保密局便衣直接上门,吴石被铐走,押进南所监狱。从3月1日到6月10日,三个多月,毛人凤的手下谷正文带队审,吴石一口咬定没叛变。蒋介石5月3日亲自提审,高等军法审判处5月30日判死刑,蒋鼎文签字。整个过程,毛人凤一步没敢自作主张,全靠蒋拍板。要是换个小军官,保密局早拖黑牢里弄死了,吴石这级别,特务头子也得层层请示。

这案子暴露国民党内部的权力铁律。参谋次长不光管情报,还批行动预算,保密局每年经费、人员编制都得吴石那签字。1949年10月吴石到台后,第一件事就是主持史政局,整理抗战资料,顺带更新台湾防务图,这些情报直通大陆。毛人凤知道吴石背景硬,陈诚周至柔都是老交情,白崇禧张治中同窗,动他风险太大。证据再铁,也得蒋介石定调,不然军中反弹,毛人凤的局就玩完。
吴石案的侦破全靠蔡孝乾那本子,里面不光吴石,还有朱枫、陈宝仓、聂曦、王正均、林志森。蔡孝乾落网后全招,保密局顺藤摸瓜,台湾省工委基本灭了。毛人凤借这案在蒋面前立功,谷正文工资第二高,但抓吴石这步,他自己都不敢走。3月20日,毛人凤还写《特种刑事案件侦查意见书》,建议扩大追查,但执行全听蒋的。

枪决那天,1950年6月10日下午4点,马场町刑场,吴石和朱谌之、陈宝仓、聂曦四人一起上,宪兵第四团执行,每人三发子弹。毛人凤下令用点射,瞄准心脏,确保没意外。狱中墙上,吴石留诗:57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整个案子从证据到执行,毛人凤全程夹着尾巴,就是因为官阶压不住。
国民党军制里,参谋次长是副部级,保密局局长厅级,差距明摆着。吴石管全局战略,毛人凤只管执行情报,平时见面试个军礼,开会汇报情报,吴石一句话否决,毛人凤翻不了天。1949年国防部会议,吴石主位,毛人凤偏后,这不是摆设,是制度。吴石案后,保密局地位稳了,但毛人凤1956年死时,已无实权,蒋经国接手情报。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