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榜单显示,法尔胜泓昇集团以473.31亿元营收,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58位,在江苏无锡的江阴这个县级市中排名第六。
这家从长江边茅草房里走出来的企业,已悄然成长为金属制品行业的“隐形冠军”。而背后的掌舵人周江,早在2008年、38岁时就已从父亲周建松手中接过“帅印”,完成了一场平稳的交接班。
1964年,江苏江阴,一家名为“澄江麻绳生产合作社”的小作坊悄然成立。创办者是七位复员军人,他们用复员费作为启动资金,主要生产渔船用的麻绳。
那时的工厂只有几间芦苇厂房和几台麻绳机,是名副其实的手工作坊。第二年,一个刚从县手工业联社会计培训班毕业的年轻人——周建松,被分配到了这里,成为厂里唯一的高中生。
周建松,1946年出生于江苏江阴,这位本地成长的年轻人很快在麻绳社展现出了他的能力。
1966年,这家小厂开始转型生产钢丝绳,随后定型为国有江阴钢绳厂。周建松被派往无锡钢丝绳厂学习钢丝绳制造工艺,学成后回到厂里,成为了技术骨干。
1978年,时任江阴钢绳厂副厂长的周建松,从一位专家口中获悉,冶金工业部等部委将组织研制胶带钢丝绳,以代替进口产品。
他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萌生了自主研发并生产这种高强度钢丝绳的想法。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们成功开发出替代进口的胶带钢丝绳,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获得了260万元贷款支持。这一突破,为这家县城小厂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1980年,法尔胜的前身出口了第一批钢丝绳,开始进军国际市场。这是企业从国内走向全球的第一步。
1983年,他们研制出当时被称为金属制品领域皇冠产品的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再次打破了国外垄断。
周建松带领着企业一路快跑。1993年,法尔胜与世界排名第一的钢绳制造企业比利时的贝卡尔特在江阴成立合资企业,打造国内最大的钢帘线生产基地。
这一合作让法尔胜得以学习国际顶尖企业的技术和质量管理经验。
1994年,法尔胜参建我国第一座悬索桥虎门大桥,结束了国内大桥钢丝依赖进口的历史。这标志着法尔胜的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水平。
1999年1月19日,法尔胜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拥有了资本市场融资能力的法尔胜,决定开始从麻绳到钢绳之后的第二次跳跃,跨界进军光纤光缆行业。
就在法尔胜蓬勃发展的时期,周建松的儿子周江逐渐成长起来。
周江,1970年7月出生于江苏江阴,从小生活在厂区,夜夜伴着机器轰鸣声入睡,热闹的厂区是他童年的游乐场。
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周江在海关工作了8年。1998年,当父亲和法尔胜需要他时,他毫不犹豫地辞职,进入了法尔胜。父亲给他的第一个重任是——开拓海外市场。
周江后来回忆道:“我当时可能有些不理解。毕竟我只担任过集团公司下属企业的负责人,主政集团公司大盘子没有什么经验,只能边学边干。”
1998年,周江只身来到美国,试图用法尔胜的拳头产品胶带绳叩开美国企业的大门,但却吃了闭门羹。
但他毫不气馁,“死缠烂打”、守株待兔,终于逮到机会:欧洲一家公司意外无法向固特异公司准时交货,他们无奈之下勉强答应用法尔胜的产品试一次。
正是这次机会,让法尔胜的胶带绳打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法尔胜出口做得风生水起时,2000年3月1日,美国钢丝绳和特殊缆制造商协会对从中国进口的钢丝绳提出反倾销调查。
当时,国内的高科技企业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完全不知如何应对,绝大部分企业选择了沉默,但是法尔胜却选择孤身一人站出来抗争。
因为当时法尔胜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占了中国同类产品总出口量的45%以上。
周建松在国内坐镇指挥,按中国制造的模式气定神闲地生产;周江在美国前线冲锋,完全按国际游戏规则出牌。父子俩虽然战术不一样,但配合起来却有条不紊。
2001年3月,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中国钢丝绳反倾销案进行终裁表决中,法尔胜代表中国出口企业获得全胜,打赢了中国高科技行业反倾销的第一场战役。
2008年,38岁的周江正式接替父亲周建松,掌管泓昇集团的大权,担任董事长兼总裁,成为法尔胜体系新的“灵魂人物”。
周江后来用“突然”来形容当时的接班。“宣布交接班后,我父亲第二天就搬出了公司的总部大楼。
他说,‘一个楼里只能有一个声音,如果我在这里,你是无法正常认真工作的,有些事要你自己去理解,去经历。’”
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公司,周江很快找到了一个窍门——研究公司的大事记,从中汲取管理经验。他花了整整大半年时间,经常泡在公司的档案室。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企业传承有了新的认识:“有很多人,谈到传承认为就是财富传承,这有失偏颇;其实财富只是一个平台,一个载体,不是唯一的。”
在周江的带领下,法尔胜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公司每年召开一次创新大会,拿出千万元巨资来奖励科技质量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同时,周江也在积极推动公司的国际化进程。2014年法尔胜收购了法国一家百年模具生产厂商,朝着国际化的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周江认为:“到陌生的地方去做生意、开拓市场,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人文环境;要放开思路,敢于使用当地人;要健全董事会机制,明确权限基础,给予人才充分的信任,使人才的本领得到解放。”
如今的法尔胜,已经成长为一家从事以金属制品为主,产业涉及光通信、精工装备、资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在金属制品领域,法尔胜已形成了绝对优势。至2021年8月,法尔胜累计参与全球1068座大桥建设,包括港珠澳大桥、苏通大桥、土耳其伊兹米特大桥等。
国内大型悬索和斜拉索桥梁超八成出自法尔胜之手。最具标志性的第1000座桥,是连接深圳市与中山市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其缆索强度高达2060MPa,展现了法尔胜的技术实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法尔胜正积极从钢丝绳缆制造商向路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商转变。
公司设计的光纤已成功运用于工程结构中,为大桥设计、运输、施工、安装、调试、检测、维修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
创新已成为法尔胜的核心竞争力。集团建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内唯一的国家金属线材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到目前为止,公司拥有有效专利487项,拥有注册商标114件。2021年,法尔胜承担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金属线材制品国际标准化)经国家标准委获批筹建。
法尔胜还担纲着“国际标准化组织钢丝绳技术委员会(ISO/TC105)秘书处”职责,这是我国企业首次独立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作为企业传承的亲历者,周江对民营企业交接班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在2017年接受采访时指出:“江阴不少企业的传承也到了一个关键期,在改革开放初期奋起的那代民营企业家们大都已经上了年纪,稍微小一些的也已60多岁,民营企业传承得好可以使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传承得不好则是民营企业的劫难。”
周江认为,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未来的方向。“国外有许多百年企业也是家族型企业,但他们有着非常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有着专业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这是我们要学习借鉴的地方。”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周江为法尔胜指明了方向:“未来法尔胜走向蜕变、革命重塑之路,一是全球视野中的企业国际化。
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只有找准全球定位,用全球化的眼光审视企业,拓展企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转型升级中的发展智慧化,制造业面对的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传统制造技术和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相融合,是制造业未来的方向,也是法尔胜的目标。”
在周江的带领下,法尔胜正朝着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科技产业集团”的目标稳步迈进。
从麻绳到钢绳,从钢绳到光缆,法尔胜的每一次跨越都印证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周江父子两代人的接力,不仅是企业的传承,更是中国民企从“制造”到“智造”的缩影。
如今,站在473亿营收的新起点,法尔胜面临的已不仅是产品竞争,更是标准与智慧的较量。这根连接过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的钢丝绳,正在连接工业互联网与全球化市场,为中国民企的基业长青写下新的注脚。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