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这个单音节字符,是浓缩在上下五千年之中的文化自信,是代表着神州九万里之上的民族气质。在族名前作为前缀,在诗词中凸显主题。
相比于“维天有汉,监亦有光”的《诗经》记载,人们更愿意用一个朝代的强盛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迈,作为深厚历史中最显著的代名词。刘邦受封“汉中王”,这个原本地理意义上的称谓,开始承载起更厚重的文明使命又孕育了一个伟大王朝的姓名。
楚汉争霸,天下一统,在追寻刘邦为何胜出的历史烟云中,丰饶的成都平原,富庶的江原故地,也就是如今依然是“天府农耕”的传承所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精华灌区的崇州,是“暗度陈仓”与逐鹿中原的最大底气。
汉祖自汉中出三秦伐楚,萧何发蜀、汉米万船而给助军粮,收其精锐以补伤疾。
▲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中记载,“汉祖自汉中出三秦伐楚,萧何发蜀、汉米万船而给助军粮,收其精锐以补伤疾”。在争夺天下最为关键的战役中,以崇州为中心的“天府粮仓”,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军粮、补充着军资,并承担着伤员康复照料、后勤补给调运等重要任务。
依旧在常璩《华阳国志》的考证下,得益于平原水系的疏浚,“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成都平原,“皆溉灌稻田,膏润稼穑”,同时,广都盐井、临邛火井等资源的保障,“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
虽然王朝已然落幕,但“汉”早已超越朝代更迭,在丝绸之路的驼铃中,将崇州的蜀布、羌筒,临邛的竹杖,以及锦官城外华丽的蜀锦,一起将“汉家”美名传至葱岭以西。
“汉”是“米”的表达,这个字既是地理坐标,也是华夏农耕精神的原乡——一季又一季成熟的稻米,滋养着蚕桑之外的市井烟火、街巷繁华,将两千年的月光,重新“披”在肩上。
记者|强罡
编辑|张浩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