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风”又刮起来了!衣服真的没有性别了吗?


最近成都街头男性穿裙装现象引发热议,有人支持自由表达,有人担忧传统阳刚气丧失,我认为这是社会包容的进步,但需警惕过度商业化和青少年盲目跟风。

成都太古里和重庆观音桥频现男性穿旗袍或裙装,自称追求个性时尚,却招来两极反应。

部分人点赞这种勇气,称审美本无性别界限,年轻人有权选择穿什么。

比如华晨宇的女装造型,虽被批“太娘”,却展现了性别角色的流动。

伦敦大学研究指出,适度多元表达能增强心理韧性,打破刻板印象。

但反对声音很强,担心中国几千年男耕女织的传统被颠覆。

俄乌冲突等国际局势下,社会需要硬汉担当,而非软绵绵的形象。

青少年模仿这类行为,分不清是真心探索还是博眼球,容易陷入认同混乱。

这事本质是文明从二元向多元的跃迁,值得尊重。

可商业化风险太大。

某些品牌堆砌女装元素,只为蹭流量;短视频博主穿奇装异服,无非是炒作。

结果呢?

个体真实意图被扭曲,成都太古里从时尚地标变成乌烟瘴气的秀场。

青少年若只为“酷”而穿,反会迷失自我,影响未来发展。

社会包容不等于纵容噱头,需有边界。

学校教阳刚气没错,但不能压制合理探索。

穿衣自由是好事,别玩过头了。

包容多元审美,让男生穿裙装像女生穿西装一样自然,这才叫平等。

可过度了就成了表演,害人害己。

青少年跟风学坏,社会还怎么进步?

媒体少炒作,大家理性点。

自由有度,方能长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5

标签:时尚   娘娘   别了   衣服   裙装   成都   青少年   社会   女装   性别   男性   传统   男耕女织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