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第十九届中国成都国际软件设计与应用大赛鸿蒙应用开发赛复赛在锦江区白鹭湾科技生态园举行。本次大赛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教育厅主办,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科学技术局 、成都市总工会、共青团成都市委、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承办,旨在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场景应用方、金融机构等多元资源,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潜能,依托“蓉贝”软件人才的引领带动效应,推动关键软件技术的创新突破与成果转化应用,为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建圈强链、打造世界级软件和信息服务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坚实支撑。

百舸争流:顶尖团队角逐鸿蒙新赛道
复赛现场,来自全国的30支开发者团队齐聚蓉城,围绕鸿蒙系统生态和开源鸿蒙建设展开了一场以“技术创新驱动,生态适配共赢”为核心的角逐。不仅是鸿蒙开发者展示实力的舞台,更展示了软件产业的突破性进展。
参赛项目中,既有行业龙头也有初创企业,而参赛项目中有关注行业智能化提升的,也有对民生的关注。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软通鸿蒙二轮车”团队带来的“机车+头盔”的跨终端车机交互系统,实现手机、车机、头盔等设备无缝协同,实现了灵活的人机智能交互;而河南郑开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WheatLab团队的项目“智能终端产品适配与创新类”,致力于解决种子育苗过程中的智能化。团队选手陈森淼介绍,“目前智能化育苗成本非常高,要实现温度、湿度全程控制需要1000万元以上,这对于农业企业来说是非常高的成本,也是制约农业智能化的瓶颈。我们基于鸿蒙系统的这套设备能把成本降到十分之一以下,目前已经有好几个企业与我们对接了。”

大赛评委、鸿蒙生态服务(深圳)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专家胡晓华介绍,“我们考察技术架构是否具备可扩展性与跨终端协同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关注能否解决实际问题。而‘生态适配’考量与OpenHarmony生态深度契合,希望参赛团队思考商业化路径、用户规模与产业成熟度。我们要的不只是好创意,更希望看到项目未来能落地、能生长的产品。”
创新价值:创意与应用的落地考验
本次参赛项目中,从跨设备协同的智能应用,到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智能终端,开发者们用代码展示了鸿蒙系统的“多端合一”力量。更值得关注的是,高校力量成为本次大赛的“创新引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现代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团队都带来了各自的创新项目,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技术硬实力,更凸显了软件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导向。电子科技大学“成电蜀鸿战队”的作品《舒适家电》,能在手机、平板和智慧屏之间无缝切换,实现真正的“场景流动”。参赛选手表示:“这不仅是写一个App,而是在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接口,我希望我们的作品能。”

据悉,晋级决赛的团队名单将于5个工作日内正式公布。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操作系统与软件生态已成为科技竞争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领域。鸿蒙符合国家发展操作系统战略部署,成都积极把握机遇,率先布局鸿蒙生态,成功落地西部唯一的鸿蒙生态创新中心,全力构建开源鸿蒙产业高地。
本届大赛首次设立鸿蒙应用开发专项赛,围绕开源鸿蒙与HarmonyOS生态,推动行业应用加快适配,培育具有原创能力和实战经验的鸿蒙开发人才与项目。赛事吸引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众多团队积极参与,覆盖智慧家居、工业互联、医疗健康、政务金融等多个领域。许多作品充分体现了鸿蒙‘分布式体验、原子化服务、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技术优势,展现出良好的创新性与落地潜力。本届赛事为优秀团队提供了奖金、荣誉及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政策对接与产业落地支持。我们将推动更多优秀项目在蓉转化,助力团队融入成都鸿蒙生态圈,共享发展红利。”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