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建章作为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长期专注人口经济学研究。
他的观点总以数据为基石,2023年5月26日在新书《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发布会上,直指中国人口走势的紧迫性。
核心警告是,如果继续现有路径,40年后印度人口将达中国三倍。这一预测基于联合国人口展望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敲响警钟,提醒人口规模关乎国家长远竞争力。

当前中印人口格局已现分化。中国2024年末总人口14.0828亿,连续负增长,但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至954万,增52万,出生率6.77‰。印度2025年人口已超14.64亿,2024上半年新生儿1140万,全年预计超2500万。
生育率中国约1.0,印度1.9。两国同为14亿级大国,中国工业化领先,GDP超印度5倍,但人口结构决定未来赛道。

梁建章第一点警示,中国新生儿数量7年内可能减半。从2022年956万,到2030年降至450万左右。这一趋势源于育龄妇女基数萎缩,1990年代出生高峰一代步入高龄。
2016年,全面二孩后出生1786万,峰值效应耗尽,疫情和经济波动加剧下滑。2023年902万探底,2024年政策拉动反弹,但惯性强劲。

与印度对比,中国城市化率65%,养育成本高企,房价收入比25倍,教育支出占家庭40%。印度城市化35%,农村土地私有支撑多子模式,养孩成本仅中国1/5。
梁建章模型显示,每降1‰出生率,GDP增速损0.5%。中国过去通过计划生育控制爆炸增长,避免资源危机,现在需精准转向激励。

这一减半过程分三阶段:2016-2020政策初效缓降,2021-2023外部冲击加速,2024-2030基数效应主导。
除非补贴全覆盖生育链,2030年出生恐破400万,劳动力缺1亿。中国有底气,2024反弹证明政策敏感,早年工业化吸纳亿万劳动力,奠定人力资本优势。

第二点直击要害,2064年印度人口17亿,中国不足其三倍。联合国中值预测,印度生育率1.9,峰值2064年17亿后缓降;中国若持1.0,总人口滑至11亿以下。
2023年印度超中国0.2亿,2024差距拉大。印度2022新生儿2400万,中国956万,仅1/2.5。

从战略看,人口规模放大市场和创新。中国消费引擎全球第二,印度劳动力红利助软件出口世界第一。
梁建章强调,人口=规模×素质×交流,中国素质领先,规模稳固方保话语权。40年窗口,中国可借鉴以色列补贴模式,住房贷减半、教育免费至18岁,扭转轨迹。

中国路径迭代领先。过去行政控制,现财政普惠。2025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每孩年3600元,至满3岁,累计10800元,一二三孩同待,中央兜底,地方叠加。比以往全面,早前限二三孩,现覆盖一孩,降低门槛。

第三点,中国人口密度或低于欧洲。当前中国148人/平方公里,高于欧洲73;2064年中国11亿,降至85,低于欧洲平均。
欧洲国土小靠移民,中国9.6百万平方公里,密度低致边疆空置,影响开发和布局。东部沿海倒V,中西部潜力待挖,东北流失20%。

印度密度464,逼近500。中国高铁网拉平差距,户籍改革放开1.5亿流动,从限制转为鼓励中西部生育。
梁建章计算,密度低放大隐患,但中国工业基础雄厚,科技补位空间大。过去东北重工业集群,现转向高科技廊带,人口优化而非单纯堆积。

三点警告互为链条。新生儿减半推高印中差距,密度低浪费国土。数据链清晰:2030中国450万、印度2200万;2064中国年出生700万、印度800万。
中国更新换代迅猛,生育假延长至1年,医保全覆盖辅助生殖。2024结婚登记上升,2025上半年数据待显,政策落地见效。

中国生育支持力度全球前列。2025年9月18日印发《育儿补贴制度管理规范(试行)》,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婴幼儿同享,免个税。
地方如广东出生113万,连续七年全国第一,经济活力吸纳百万毕业生。全国托儿覆盖率从10%升50%,弹性工作普及。

中国制度优势凸显,决策高效,执行力强。早年避开印度贫困陷阱,现抢占先机。补贴从千元级升万级,住房公积金提生育贷,文化宣传多孩税优。广东模式可复制,经济强省带头,全国跟进。
人口关乎国运,中国有能力逆势而上。梁建章警示及时,唤醒共识。40年弹指一挥,早干预保基业永固。规模与质量并重,中国必将引领全球,书写新篇。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