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高温天气,让人们总是想尽办法防暑纳凉。在生活中,很多看似解暑的做法,不仅无法真正解暑,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今天,记者邀请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市老科协医学专家库暨银龄医学专家服务团成员张绍均为老年人讲解常见的纳凉解暑误区,教您避开雷区,舒适过夏。
一些老年人认为,高温天在屋里就不会中暑。真是这样吗?张绍均说,中暑的关键因素是气温,与室内室外关系不大。因此,中暑不只是在户外高温暴晒后才会发生,在通风不良的室内闷热环境下,叠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供应不足,也易出现头痛和头晕等症状。体弱多病者、老年人要格外警惕“室内中暑”。
老年人如何预防中暑?正确的做法是,应监测、关注室内温度、湿度,适度通风或使用空调等制冷、除湿等功能。一般情况下,夏季家中湿度以30%~50%为宜,居室适宜温度在21℃~30℃之间。另外,使用空调时也不要一直紧闭门窗,要注意适当开窗通风,保证室内能进入一定的新鲜空气。
“如果不幸发生中暑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远离高温环境,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张绍均提醒,中暑发生后,一些老年人会先想到喝藿香正气水解暑。其实,并非所有的中暑情况都适用藿香正气类药物。藿香正气水主要用来治疗暑湿所致的中暑、感冒和肠胃疾病等,中暑后及时就医十分关键。
食欲不振,是很多老年人在炎热夏季面临的情况,如何搭配好日常饮食,对老年人是个考验。一些老年人信奉“夏吃苦,胜进补”的说法,认为带有苦味的食物具有清热消暑、清心降火的功效,在夏季大量食用;还有些老年人认为绿豆汤解暑,日常把绿豆汤当水喝;也有些老年人认为夏季应该多饮水,日常习惯捧起一杯水“牛饮”。这些做法是否真正能起到防暑的目的?张绍均提醒,老年人在夏季容易胃口不好,日常更应遵循饮食均衡的原则,以上防暑降温的饮食习惯也会“过犹不及”。比如,湿热、阴虚体质的人群夏季确实爱上火,需要适当清火,可适当吃些苦味食物。但平时大便稀溏、手脚冰凉的人大多属阳气不足或脾胃虚寒,就不宜多吃苦味食物,应适当服用姜茶等。夏季炎热,绿豆汤确实可以解暑,健康成年人一周喝2次至3次即可,但易出现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溏等症状的人群不宜多喝绿豆汤。夏日实时补水很有必要,但也不是多多益善,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喝水不超过200毫升较为合适。出汗后捧起一大杯水“牛饮”会使水分在体内短时间内堆积,不利于健康。
张绍均还提醒老年人,炎热的夏季应预防情绪中暑,保持足够的睡眠、适度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增强情绪自我调节意识和能力培养,避免烦躁及情绪剧烈波动。
记者 梁智玲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