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09年,一部名为《潜伏》的谍战剧火遍全国,而剧中主角“余则成”的结局更是成为了万千观众心中的“意难平”。
然而,当时很多观众都以为余则成是凭空捏造的人物。
直到今年《沉默的荣耀》火遍全网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历史上真的有过余则成,而他的原型就是:被蒋介石任命为参谋次长的吴石将军。

很多人都被这个“次”字带偏了,认为顶多是一个副手之类的官职,实际上吴石的参谋次长这个职位不仅可以接触到核心机密,甚至还能直接参与军事决策、作战指挥等重要工作。
当年,吴石就是借这个参谋次长的身份,为我党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布防情报。
01屡次拔得头筹的军事奇才
吴石出身福建一个寒门家庭,在四兄弟里排名老二,他的父亲曾是清末年间的举人,他既熟读四书五经,又略懂医术,因此一直在乡间设馆教学和行医。
在父亲的影响下,吴石从小就有着一颗悬壶济世、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他希望长大后能够像父亲一样,通过知识的力量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在他17岁那年,吴石正在榕城格致书院读书,恰逢辛亥革命爆发,他看到了民族崛起的希望,于是毫不犹豫地投身革命,成为了福建北伐学生军中最年轻的一位。
也正是这一选择,扭转了吴石的一生。
吴石随着北伐学生军来到南京后,北伐战争告一段落,他也因此被安排进入了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读书,最后还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业,并且还被送到了保定军官学校继续进修。

毕业后,他曾短暂地参加了一段时间的革命,直到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412事变”,对共产党人痛下杀手,使得吴石失望至今,于是他决定东渡日本继续深造。
在日本留学期间,吴石在日本炮兵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这两所学校,创下了成绩第一毕业的纪录,并且还以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精通英语日语,获得“十二能人”的美称。
02 得到蒋介石的重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三年前,吴石毅然回到了祖国,全身心投入对日情报工作之中,并且还编撰了《参二室蓝皮本》这本奇书。
最初,国民政府对这本书反应平平。
可是,在1937年“八一三”抗战中,国民政府才意外发现,日军的一切兵力番号与《参二室蓝皮本》里记录的编制一模一样,吴石的军事才能才开始引起了蒋介石的重视。

在后来武汉会战时,蒋介石开始对吴石信赖有加,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召见他,询问他作战意见。能得到蒋介石如此赏识,吴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可见一斑。
可以说,吴石若是没有投身隐秘战线,而是站到一线上全力以赴指挥作战,以他的才华,他所取得的军事成就必定能超越“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
然而,抗战胜利后,吴石亲眼目睹蒋介石破坏了“双十协定”,背民意发动了内战,再加上此时国民党军中的腐败更是令他再度失望,他对未来产生了迷茫。
1947年,吴石开始接触到了中共华东局书记刘晓,他开始接受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从此走上了一条充满危险的道路。

03 险境中的“参谋次长”
1949年8月,蒋介石自知战败已成定局,于是决定逃去台湾,这时候吴石也被通知即刻赴台。
当时,吴仲禧作为吴石成为我党情报特工的领路人,他认为吴石已经作出了很多贡献,担心他前往台湾容易暴露,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吴仲禧建议他不要随蒋介石赴台,而是转去解放区工作。
吴石经过再三思考,对劝他留下的吴仲禧表示:“我为人民做得还不够,我的决心下得太迟了。”

于是,他为了让蒋介石放心,毅然携带了妻子和两个儿女前往了台湾。
蒋介石对吴石的跟随颇为满意,更是对他的军事才能赞赏有加,于是授予了他中将军衔,还提拔为国防部参谋次长。
而吴石后来为我党送来了台湾的军事部署情报,就是凭借这个身份。

别小看“参谋次长”带有一个“次”字,这不是副手的意思,而是参谋总长的左膀右臂。
在台军的军事体制中,台军参谋本部设立有参谋总长,参谋总长下面会有5个次长,分别负责管理人事、情报、作战计划、后勤等不同的职能。
如果把参谋总长比作军事大脑,次长则是这个大脑负责运作不懂事务的板块。
而吴石曾经担任过“史料局”局长,因此他所担任的“参谋次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负责搜集、保管军事机密资料的工作。

后来,吴石凭借“参谋次长”的身份,传递出了《台湾防区军事态势图》、国民党空军各大队番号、驻地、飞机种类、架次、炮兵团、战车团的数量等大量重要情报。
这些情报成为中共掌握台湾情况的重要渠道,毛主席在收到吴石传递出来的情报后,连连称赞还说:“等这个吴石回来了,我一定要亲自嘉奖他!”

谁知道,毛主席最终没能等来吴石的归来,而是收到了他牺牲的噩耗。
1950年1月29日,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后,熬不住酷刑和诱惑最终选择了叛变,导致我党部署在台湾的整个地下组织遭受了严重破坏。

吴石因此被捕,蒋介石听闻吴石是地下党后,他气得全身发抖,根本无法相信这个事实,跟随自己数十年的吴石怎么可能是地下党?
国民党为了逼迫吴石出卖情报和那些还没暴露的同志,对吴石使出了各种酷刑,还把他一只眼睛打到失明,但吴石却始终咬紧牙关,不愿意泄露半分机密。

国民党发现无论如何严刑拷打,都无法撬开吴石的嘴,于是在6月10日把吴石押送到台北马场町执行枪决,他牺牲时只有57岁。
吴石牺牲后,他的老部下吴荫先冒死从刑场把他的遗骸带回,火化后骨灰存在了台北寺庙,一直到1994年,吴石的子女才把他的骨灰带回了北京福田公墓。

参考资料:
1、中国甘肃网:吴石:为了祖国统一大业甘愿冒死
2、福州市委党史方志室:吴石(1894—1950年)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