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铸魂——致敬湘鄂西苏区创建人周逸群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建军百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80周年之际,赤都文化驿站携手赤都展览展示馆、内蒙古郭俊卿文化教育办公室,共同整理撰写英雄模范事迹,旨在铭记英雄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今天,我们一同追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湘鄂西苏区的主要创建人——周逸群。
1896年,周逸群生于贵州铜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便怀揣着救亡图存的抱负。青年时期,他东渡日本求学,接触进步思想;回国后投身五四运动,又入黄埔军校学习,在革命浪潮中逐渐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参与创办《黄埔潮》宣传革命思想,到随贺龙部队开展武装斗争,他始终将个人理想与民族解放事业紧密相连,用行动践行着“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的誓言。
大革命失败后,周逸群与贺龙并肩作战,奔赴湘鄂西地区开辟革命根据地。那里地处偏远、环境恶劣,又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重兵“围剿”,但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与群众工作能力,深入发动农民,建立工农武装,逐步创建起包括洪湖苏区在内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他提出“分散游击、集中歼敌”的战术,带领红军在河湖港汊间与敌人周旋,多次粉碎敌人的“清剿”,让红色政权在白色恐怖中站稳脚跟。
在根据地建设中,周逸群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推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使湘鄂西地区成为当时全国瞩目的红色区域之一。他始终与军民同甘共苦,即便身居领导岗位,也坚持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吃着和战士一样的粗茶淡饭,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好带头人”。
1931年,在一次侦察途中,周逸群遭遇敌人伏击,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5岁。他用短暂的一生,为湘鄂西苏区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红军队伍的壮大贡献了重要力量。他留下的“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精神,如同湘鄂西的红荆树,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铭记周逸群,便是铭记那些为革命根据地建设鞠躬尽瘁的先驱者;传承他的精神,便是让“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始终与人民同心,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特别声明
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建军百年及新中国成立80周年之际,赤都文化驿站、赤都展览展示馆联合内蒙古郭俊卿文化教育办公室,推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系列》。我们旨在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因水平有限,文中若存疏漏错讹,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指正。如需转载使用,请注明出处。愿与您共缅英雄,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赤都文化驿站展区一角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