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几块钱,却能卖到899元,这种‘老酒’凭啥能卖爆?”
最近央视记者的一则曝光,可以说是揭穿了许多“茅台镇传统老酒”的真实嘴脸。
几滴“科技与狠活”,就让这酒精兑水摇身一变成为了“百年酱香老酒”,那么这家酒企到底是谁?这些老酒为什么能够瞒得住那么多消费者呢?
被曝光这家品牌的造假套路,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无底线”。在仁怀市某酒厂的仓库里,记者暗访时看到了一幕幕让人瞠目结舌的场景。
仓库里堆满了大桶的食用酒精,旁边摆着几瓶焦糖色素,地上散落着各种廉价的碎沙酒。这种碎沙酒是用破碎的粮食酿造,成本低得可怜,品质更是没法跟正宗的坤沙酒比。
而所谓的“坤沙酒”,得用完整的高粱经过的“九蒸八酵七取酒”工艺,耗时耗力成本自然不低。
可这家酒厂压根不走这条正路,他们的“秘方”简单得离谱:把酒精和碎沙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滴几滴焦糖色素,透明的新酒立马摇身一变,成了琥珀色的“二十年陈酿”。
这颜色看着跟真老酒几乎一模一样,瓶身上再贴个“茅台镇传统工艺”的标签,消费者哪能不心动?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家酒厂的造假手段完全是明目张胆。酒厂的负责人甚至在记者面前毫不掩饰地演示了“调色魔法”。
他拿出一瓶刚酿好的新酒,往里面滴了两滴调色剂,酒液瞬间从透明变成浅黄,再加三滴,颜色就成了深琥珀色。
年份的长短?全看调色剂加了多少。想卖“十年老酒”就少滴点,想卖“三十年陈酿”就多滴点。
整个过程简单到让人怀疑人生,成本不过几块钱的酒,经过这么一通操作,摇身一变成了直播间里标价几百元的“珍品”。这哪是酿酒,分明是在“调色盘”上作画!
包装这块,酒厂更是下足了功夫。他们深知,消费者买酒不光看酒本身,包装也能唬人。
于是,酒瓶被故意做旧,瓶身上沾点灰尘,贴上“祖传秘方”或者“百年传承”的标签,再配上个古色古香的礼盒,立马就有了“历史感”。
有些酒瓶上甚至印着“茅台镇传统工艺”的大字,乍一看还真以为是正宗酱香酒的代表。消费者拿在手里,觉得这酒肯定有年头,喝一口还能“品味岁月”。
但是殊不知,这瓶酒可能昨天才从流水线上下来,所谓的“岁月”不过是调色剂和灰尘的作用。
而且直播间里,这也成了假酒的“主战场”。主播们站在五光十色的灯光下,手里举着瓶装得精致的“老酒”,声情并茂地吆喝:“家人们!这可是茅台镇二十年窖藏的坤沙老酒,今天限时特价,只要两百多一箱!假一赔十!”
屏幕上“已抢光”的提示不断刷新,弹幕里满是“抢到了”“好酒”的评论。消费者被主播的热情和低价诱惑冲昏了头脑,纷纷下单,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可收到货后,很多人喝了一口就觉得不对劲,味道寡淡不说,喝完还头晕脑胀。更别提那些长期喝这些假酒的人,身体健康都可能受到严重威胁。
这些假酒的危害,远不止味道不好那么简单。很多假酒是用工业酒精勾兑的,里面可能含有甲醇等有害物质。喝了这种酒,轻则头晕、恶心、视力模糊,重则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即便是用食用酒精勾兑的假酒,长期饮用也会对肝脏、肾脏造成慢性损害。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消费者,他们往往对“老酒养生”深信不疑,觉得花点钱买瓶好酒能强身健体。
结果呢?花了钱不说,还喝了一肚子“毒水”。有消费者在网上吐槽:“本来想买瓶好酒孝敬老人,结果喝了头疼好几天,感觉被骗得太惨了。”
这话听着让人心酸,商家赚着黑心钱,消费者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更让人愤怒的是,这家酒厂的暴利模式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一瓶成本不过几块钱的假酒,经过包装和直播间的营销,价格能翻几十倍。
比如一款标价899元的“高端酱香酒”,实际成本可能只有二三十元。如果按一箱六瓶算,成本也就三四块一瓶,卖到一百多块,利润高得吓人。
还有一款号称“1949纯粮酱香型老酒”的产品,宣称是“十年窖藏”,售价只要140元一箱。
140元听起来好像不贵,但知情人透露,真正的老酒一斤可能要卖到2000元以上,酒厂根本舍不得低价卖。
这种140元的“老酒”,不过是酒精加色素的“杰作”,成本低到让人怀疑它到底能不能喝。
消费者想维权?难上加难。买到假酒后,商家往往矢口否认产品有问题,推脱责任,甚至直接拉黑消费者。
想通过平台投诉,流程繁琐,证据难收集,很多人耗不起时间和精力,只能自认倒霉。
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他们对直播带货这种新模式本来就不熟悉,面对主播的花言巧语,哪有分辨真假的能力?
有位消费者在网上留言:“花了小钱以为买到好酒,结果喝了头疼不说,还得自己咽下这口气,太憋屈了。”
更别提有些案例,消费者费尽心思打官司,好不容易证明酒是假的,得到的赔偿也远远弥补不了损失的健康和精力。
监管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早在几年前,仁怀就出台了禁止在酱香酒中添加酒精的规定,但这些酒厂依然我行我素,偷偷摸摸继续造假。
有的酒厂甚至能提供伪造的检测报告,声称自己的酒“没问题”,连酒精成分都能掩盖过去。监管部门虽然开展过整治行动,但面对暴利的诱惑,不法商家总是能找到漏洞。
百色市市场监管局曾查获一批假冒茅台、五粮液等品牌的假酒,涉案金额高达几十万元,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假酒产业链的规模之大、套路之深,远超普通消费者的想象。
参考资料:
光明网 2025-06-24 《央视曝光高端酱香老酒竟是酒精勾兑!贵州仁怀通报》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