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进入11月,大闸蟹的热度依旧不减。不少朋友买蟹时还是习惯性直奔母蟹,觉得只有母蟹那一口金黄绵密的蟹黄才够味。
但懂行的老饕们都知道,这时餐桌上的主角该换了——11月,正是公蟹最好吃的时候,错过可就亏大了!为啥11月吃公蟹才是最佳选择?

大闸蟹的成熟时间很有讲究,母蟹和公蟹有着明显的差异,打个比方,它们就像是“不同班的学生”,成熟期差了很长一段时间。
一般来说,每年9-10月,母蟹会先一步成熟,蟹黄饱满、色泽金黄,这时候吃母蟹确实是好时候。
但公蟹的“成长节奏”更慢一些,母蟹成熟时,它们还是“小年轻”,要等到11月,体内的蟹膏才会完全充盈,达到最佳口感。
就像水果要等熟透了才甜,公蟹也得等蟹膏“长够量”。10月的公蟹可能还带着点“青涩”,蟹膏量少且口感偏稀。
而到了11月,经过温度的逐渐降低,公蟹会疯狂“囤积营养”,蟹膏变得厚实绵密,一口下去满是醇香,这个时候,才是公蟹最迷人的样子。

如果说母蟹的魅力在于蟹黄,那么,公蟹的灵魂绝对是蟹膏。11月的公蟹,蟹膏从蟹壳一直延伸到蟹腿根部。
轻轻掰开蟹壳,就能看到满满的乳白色蟹膏,质地像凝脂一样细腻,入口黏糯又带着一丝鲜甜,没有丝毫腥味。
醇厚的蟹膏,惬意地咽下去后,口腔里依旧还留着淡淡的回甘。这样的口感,可不是其他季节能比的,毕竟,此时的公蟹最“成熟”。
除了蟹膏,11月公蟹的蟹肉也毫不逊色。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公蟹的个头通常比母蟹大,蟹肉更饱满紧实。
尤其是蟹钳和蟹腿里的肉,轻轻一剥就能完整取出,咬下去鲜甜弹牙,吃起来特别过瘾。不管是清蒸还是爆炒,都能把公蟹的鲜发挥到极致。

知道了11月的公蟹好吃,那么,怎么挑才能不踩雷呢?记住以下这3个小技巧,保你选到最鲜甜肥美的公蟹。
看蟹脐:公蟹的蟹脐是尖的,挑选时选蟹脐饱满、微微鼓起的,这样的公蟹蟹膏通常更足。如果蟹脐瘪瘪的,说明蟹膏可能不多。
掂重量:同样大小的公蟹,拿在手里掂量一下,越重的说明肉质越饱满,蟹膏也更丰富。轻飘飘的公蟹可能“空有其表”。
捏蟹腿:用手指捏一下蟹腿,感觉紧实有弹性,不容易捏动的,说明蟹肉很扎实;如果一捏就软塌塌的,那蟹肉可能比较松散。
所以啊,11月吃蟹别再只盯着母蟹啦!赶紧换个口味,试试膏满肉厚的公蟹,保证让你一口就爱上。
找个闲暇的周末,蒸上几只肥美的公蟹,配上一杯温热的黄酒,便是这个深秋最惬意的享受。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