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月,对美国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占据农业半壁江山的大豆丰收季到来,而早已习惯将中国视为第一出口市场的美国豆商,却发现情况不同于以往。时间越拖越久,特朗普也终于扛不住压力,表示会在中美会晤时,达成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悄悄发力。
据CNBC报道称,在中美领导人于APEC期间会晤时,自己也将与中方代表进行第5轮贸易谈判,并会取得相当大的突破。在会见中方之前,贝森特还表示将与特朗普、美农业部长罗林斯进行三边会晤。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人是真坐不住,进一步证明在中方打出稀土牌之后,农业这张牌,也不得不让特朗普冷静几分。
2025年前八个月,中国自美进口大豆占比降为22.8%,9月更是直接归零,中方完全将南美视为采购地。
值得一提的是,这前八个月的总量中,还是1-3月占比较高,而自关税战开打后,便很少有中国买家会倾向于美国大豆。现在基础加报复性关税,美国大豆进入中国市场,将被加征34%关税,而未来随着双方博弈手段的进一步激化,不排除会在某一环节加大成本。
可对比中方在大豆进口方面的高枕无忧,美国人就显得彻夜难眠。
美大豆已经创下2200万吨的历史新高库存,可700万吨明确处于滞销状态,期货价格也从今年年初的12美元跌至10美元,豆农则每亩亏损超200美元。
然而,大豆产业中,金融与农业的双亏状态仅仅是一个开始。
大豆的崩溃,让玉米、小麦等相关联产品,价格也开始暴跌,信贷、物流等配套服务纷纷收紧政策,在某些地区与实体,已经出现裁员这一恶性迹象。
中方的精准反击,命中特朗普的政治基础,相较于之前的“稀土牌”,此时“农业牌”更让特朗普焦头烂额。
因为相较于稀土是美国全产业链的核心问题,即便自己不上心,也会有军工复合体、芯片巨头等等替白宫游说,在中美之间充当“润滑剂”的作用。可农业问题,必须自己亲力亲为去谈判,这意味着特朗普需要用力所能及的现实利益进行置换,而此举又或许会遭到民主党的口诛笔伐。
进退维谷之下,特朗普应该也纠结很久,但最终仍选择对中方妥协,因为票仓遭受的前所未有打击,不仅让共和党在中期选举时前途未卜,更让特朗普个人政治基础的MAGA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2024年总统大选时,他也朗普在明尼苏达等农业州中的得票率高达77%,这些人说是“铁粉”也不为过,也正因如此,特朗普对华第一枪就选择牺牲掉这部分人的利益,那就不仅仅是一道简单的政治问题,更是一项情感问题。
与此相应的,来自共和党内部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剧,敦促特朗普尽快在农产问题上想出应对之法,但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呢?说到底,这件事就是要向中国“求和”。
在新一轮中美经贸谈判中,特朗普最好拿出足够的诚意,来证明合作的可靠与稳定性。
那么对于中方而言,保持一定比例的美国大豆进口,有助于粮食战略安全的多元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美关系,以此来换取在其他领域的利益。
不过说到底,当前中美仍是博弈大于合作,而且只有不断地博弈才能创造出合作空间。特朗普认不认输没关系,他的实际行动,才最为重要。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