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官:太阳能发电就是骗局!因为太阳每天都会落山

当地时间8月1日,在美国一档电视节目直播现场,现任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古姆语出惊人。

他在谈及当前美国部分城市面临的极端高温天气与电力紧张问题时,将矛头指向新能源政策,并公开表示:“太阳能发电就是一个骗局,因为太阳每天晚上都会落山。”

这番话立刻引发舆论哗然。不仅在社交媒体上遭到大量批评和嘲讽,连多家美国主流媒体也忍不住发出质疑:“内阁高官对能源技术的理解竟如此肤浅?”

而在一番调查后发现,在美国这样的现象竟然并不是个例。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基本常识。太阳能发电当然依赖太阳光照,这是显而易见的物理条件。但现代太阳能系统早已不是原始的“白天发电晚上歇业”的设备。

它们一般配备电池储能系统,通过将日间所发电能储存起来,在夜间或阴雨天释放使用。此外,智能电网与多能源互补系统也能有效分摊不同时间段的能源供需。

伯古姆显然无视了这些常识。他在节目中义正词严地说:“这就是美国能源危机的根本原因——我们花几千亿美元补贴这些不可靠的新能源。”接着,他还试图“科普”地表示:“太阳每天晚上都会落山,这是一个自然现象。”仿佛美国公众此前对这一现象一无所知。

在技术层面,这样的说法几乎没有立足点。在政治层面,它却暴露了美国能源战略中的一个致命软肋:缺乏对新能源技术演进趋势的基本认知,进而误导政策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道格·伯古姆并非科技门外汉出身。他曾任北达科他州州长,还拥有一定的商业背景。在2016年,他以科技友好派自居,被认为是少数“理解未来”的共和党州长之一。如今却在新能源话题上发出如此“落后”的言论,不禁令人困惑。

事实上,这并不是美国高层第一次因对基础科技常识的缺乏而陷入舆论漩涡。例如,特朗普在上一任期内,就多次声称“风力发电会造成癌症”,并嘲讽电动汽车“在水里会沉没”;NASA局长曾一本正经地解释“美国不去月球背面是因为那里太黑”,此言一出直接在网络炸锅。类似的“技术恐惧症”或“能源偏见”在部分保守派政治圈中并不罕见。

这是否说明,美国政治生态中存在系统性的“科学认知缺位”?更进一步,是否揭示出一类文化土壤——对变化、进步、颠覆性技术的本能排斥?

美国历史上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传统,这种文化曾为其科技创新提供肥沃土壤,然而,在能源问题上,部分保守派对传统能源(尤其是石油和煤炭)的路径依赖仍然根深蒂固。

他们往往将新能源视为左翼自由主义的产物,甚至视之为“政府干预经济”的象征。这种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制定和公众教育的方向。

面对部长的“太阳落山论”,美国网友展开了铺天盖地的讽刺。有网友在X平台(前推特)上调侃道:“那你干脆扛着太阳能板追太阳跑好了。”还有人贴出自己家用储能设备的照片写道:“这玩意儿比你有常识。”

讽刺归讽刺,问题却更加严肃。一个内阁部长如果在全国直播中公开否定现代能源系统的核心原理,不仅暴露个人的知识盲点,也可能损害公众对政府能源政策的信任。

正如一位能源学者在《纽约时报》撰文所指出:“科学素养的缺失如果出现在普通公众中,那是教育问题,但如果发生在国家决策层,那就是制度危机。”

讽刺的是,道格·伯古姆发表这番言论的背景,正是美国多地正在经历的极端高温和电力吃紧——这恰恰是化石能源主导模式长期积累的生态后果之一。

据《国家气候评估》报告,美国西南部今年7月的平均气温突破了历史记录,内华达州、德州和加州部分地区电网负荷达到警戒水平。而多地电力公司正是通过启动太阳能储能系统,才勉强缓解了局部停电的危机。

如果没有这些新能源设施的提前部署,真正陷入“能源荒”的,可能远不止是加州。

事实上,太阳能+储能的系统已逐渐成为美国西部的常态模式,加州2024年已经实现超过30%的电力来自光伏,并通过配套的储能设备实现夜间供电,德州也在2023年创下单日光伏发电占比超过20%的纪录,虽然尚未普及至全国,但趋势早已不可逆。

因此,将当前电力压力归咎于新能源,既是回避现实,也无视多年努力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都会   骗局   高官   太阳   美国   新能源   能源   加州   系统   电力   太阳能   德州   公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