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15日报道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7月27日刊发文章,题为《改变刷手机看社交媒体的习惯,四种方法呵护大脑》,作者是拉斐尔·蒙托罗。文章摘编如下:
快节奏的日常生活、持续暴露于各种刺激中,许多人早已把休息与无法放松精神、只会加重负担的活动混为一谈。刷社交媒体或心不在焉地进食,并不能让大脑恢复平衡,反而会给本已满载的神经系统增添更多干扰。
对此,心理医生伊琳娜·阿尔博诺娃提醒,要寻求真正的心理疏导,而非持续的刺激。以下是她根据专业经验总结的四种做法,它们有助于缓解内心疲惫和促进大脑休息。
第一条建议是设定每天十分钟的感官静默时间。具体做法是:坐在安静的空间中,远离屏幕、音乐和交谈,闭上眼睛,专注于自身的静默。这种停顿如同一次内在的断开连接,能让大脑减轻累积的超负荷压力。
第二条建议是短暂的身体释放。建议用半分钟时间,紧绷全身肌肉(包括拳头、下巴和脚)直至发抖,然后瞬间放松。此动作有助于释放紧张情绪,并缓解累积的压力。
紧绷全身肌肉直至发抖是指用力并持续绷紧肌肉,让肌肉僵硬数秒钟。要实现这一点,只需对想要绷紧的部位施加压力或力量。例如,用力握拳、紧绷双臂、收紧腹部、绷紧大腿和小腿肌肉、咬紧牙关并用力紧闭眼睛,目标是感到肌肉僵硬。先紧绷几秒钟,然后放松以感受变化。
第三条建议,阿尔博诺娃提议采用选择性视觉“节食”。这是指移除视野中产生视觉干扰的元素,如杂乱的书桌、浏览器中打开的多个标签页或者后台播放的视频。拥有一个清爽的环境有助于提升思维清晰度。
最后,阿尔博诺娃建议运用打断强迫性内心对话的技巧。当出现“我赶不上了”或“要是……怎么办?”之类的思绪时,应大声说出“停”这个字。该行为能切断重复的心理活动,帮助我们重新掌控自身注意力。
这四条建议旨在创造有意识的停顿和更利于心灵的环境,从而减轻心灵满载感,呵护人们的情绪健康。
这些做法还旨在替代将刷社交媒体作为休息方式的行为。其目标是提供替代方案,让大脑真正得到恢复,而不是让它暴露在更多刺激中并保持警觉状态。
通过将这些做法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可体验到更深层、更有效的休息感,而无需诉诸许多时候会加剧精神疲惫的数字活动。(编译/苏佳维)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