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业绩之差,影石硬刚大疆

影石和大疆两家公司在细分赛道“触顶”,跨界经营势在必行,这场战事不可避免。


©️懂财帝出品 · 作者|嘉逸



尽管业绩相差十余倍,影石仍正面硬刚大疆。


影石是全景相机龙头,全球市占率超80%。大疆是消费级无人机龙头,全球市占率超70%。


2024年,影石营收55.74亿元,大疆营收800亿元,是影石的14倍多。影石净利润9.95亿元,大疆净利润120亿元,是影石的12倍多。


两家消费终端公司均面临增长“天花板”,急需第二增长引擎,正猛攻对方“腹地”——全景相机、无人机的参数相互对标,竞品直接降价,甚至相互挖角员工。



事实上,这也是两种企业基因和经营路线的竞争。


影石创始人刘靖康,科技极客,同时深谙用户需求和营销之道。影石更强调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做差异化产品,实现突破式创新。


大疆创始人汪滔,追求产品的极致创新,大疆内部更推崇“工程师文化”,坚信产品为王。


而目前,影石率先“流血”。2025H1,影石增收不增利,营收36.71亿元,同比增长51.17%。净利润5.2亿元,仅同比增长0.25%,主要原因是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分别同比大幅增长100.35%、75.46%。


财报发布次日,影石股价大跌8.48%。截至目前,其股价较最高点已下跌21.66%,最新市值1186.76亿元,动态PE(市盈率)114.16倍。


中国银河证券在研报中给予了影石“谨慎推荐”评级。部分投资者亦担忧:大疆财大气粗,影石能否顶住巨头的猛烈攻势?或是从大疆手里啃下一块“蛋糕”?



1 | 全面开战


影石对战大疆,战火早在五年前点燃。彼时,大疆跨界,发布首款运动相机Osmo Action,与GoPro、影石正面竞争。


去年,战事开始激化。影石推出Insta 360 Flow Pro,对标大疆手持云台相机Osmo Pocket3。大疆随即反击,在影石推出运动相机Ace Pro2后,直接开打价格战,将上一代产品Action 4进行降价处理,最低下探至1500元。


今年,战争进入高烈度阶段。在产品端,影石和大疆针锋相对、全面对标,打价格战,并相互杀入对方“腹地”。


7月底,大疆杀入影石的核心阵地,发布了全景相机Osmo 360,不仅参数对标影石X5,定价还比影石X5低了800元,为2999元。


但Osmo 360发布后,就陷入了“镜头起雾”的争议。有意思的是,刘靖康发微博,一边表示“大疆的起雾只是个例,请安心选购”,一边又跟进价格战,宣布影石X5直降500元。


8月中旬,影石反攻大疆的“大本营”,官宣并公测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刘靖康高调撒钱庆祝。


与此同时,在营销和渠道端,两家公司都大手笔加码,意欲抢占用户心智。


大疆最是“反差”。据雷锋网报道,此前,汪滔不愿意给KOL花钱,他认为“KOL这些人什么都没干躺着就赚了大疆的钱,谁都不能躺着赚我的钱。”大疆市场部也一度凋零,几乎没有存在感。


但察觉到影石的威胁后,大疆迅速变得“狼性”,它疯狂扩建市场团队,并开始和影石争夺硬件3C领域的KOL,广告投放规模呈数量级提升。


影石全力守擂,影石X5的广告预算也比以往高出了不少,基本覆盖各个流量渠道的KOL。另外,只要有新的KOL崛起,影石就会抢先签下。


在线下,大疆拥有470多家线下门店。影石主动“补课”,正加速布局深圳、广州等一、二线城市的直营门店。以某新一线城市为例,到今年年底,规划中的门店数是去年同期的3倍。


为此,影石挖角大疆员工,以持续推进渠道变革。


近期,大疆前员工张博入职影石,他深度熟悉大疆的销售运作体系,完整亲历了大疆代理商体系改革的全流程,已出任影石中国区销售负责人。据悉,他正大幅调整、布局影石的经销商体系,并对代理商的CRM系统进行整改优化。


显然,这是为了对抗大疆。


而影石还不止于此。2025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影石高管表示,品牌正尝试打破运动、户外等核心标签,将相机推向更广阔的用户圈层,以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基于市场竞争的情况,营销费用的投放策略也会相应调整。


这预示着:影石和大疆的正面交锋,包括价格战,后续将会更加激烈。



2 | 影石为何硬刚大疆?


今年初的影石年会上,刘靖康坦言,在大疆面前自己还是弟弟。


两家公司业绩相差十余倍,影石为何仍硬刚大疆?


原因之一,大疆步步紧逼,影石必须反击,守住“地盘”。


遭遇海外监管后,大疆基于可复用的技术,顺势切入运动相机赛道,攻势极其凶猛。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场中,GoPro市占率28.7%。影石市占率27.3%,位居第二。大疆市占率25.8%,位居第三,与影石只差了1.4个百分点。


有分析人士透露,对于影石,大疆创始人汪滔极其警惕。如今,大疆进军全景相机赛道,可能会通过价格战,吃掉影石的一部分市场份额。


原因之二,影石需要解决增长焦虑。


影石2024年营收55.74亿元,在全景相机市场的占有率为81.7%。即使市占率做到100%,也仅是几十亿级别的生意,提升并不大。


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数据也显示,到2027年,全景相机市场规模约78.5亿元。


显然,无人机是一个更广阔的市场,2023年全球航拍无人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2亿美元,复合增速约7.6%。


并且,影石早在2020年就注册了无人机相关的商标和技术专利,筹备已久。


未来,影石若能通过差异化竞争啃下5%-10%的市场份额,对应的营收增量约为6亿-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亿-85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影石。


原因之三,影石需要向资本市场讲述一个更性感的故事。


截至目前,影石市值1186.76亿元,动态PE(市盈率)114.16倍。与之对比,大疆估值1600亿元,PE为13.33倍。可比公司安克创新动态PE为28.53倍,小米的动态PE约28.4倍。目前,影石的估值明显高于同业。


影石只有把全景无人机业务做起来,才能把这部分估值溢价收入囊中。反之,其股价很有可能遭遇回调。


总的来看,影石和大疆两家公司在细分赛道“触顶”,跨界经营势在必行,这场战事不可避免。但对已经上市、综合实力偏弱的影石来说,压力明显更大。



3 | 能否顶住攻势?


大疆实力雄厚,利润是影石12倍多,在硬件成本的控制上已经做到行业顶尖水平,其消费级无人机的部分技术能与运动相机共用,技术储备丰富。


影石能否顶住大疆的猛烈攻势?先说结论,在全景相机赛道,短期内,大疆很难颠覆影石。但在运动相机赛道,大疆可能会加紧追赶影石。


一方面,影石拥有较为坚实的护城河优势。技术端,影石的影像处理、全景等技术积累深厚。同时,影石懂用户、懂营销、懂社群运营。


在研发和产品方面,影石更加强调差异化创新。刘靖康的想法是:差异化的市场需求+领先的软件技术,会创造3-9个月的领先窗口。再加上全新的硬件设计,会创造1年到1年半的领先窗口。如果再加上独一无二的芯片重新设计,会创造2年到3年的窗口。


据悉,目前在影石内部,没有竞争力的产品不允许发布。


另外,通过IPO,影石募集了19.38亿元的资金。截至今年6月末,影石手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07亿元,现金流充裕。


另一方面,推崇“工程师文化”的大疆仍需要“补短板”。


尤其在用户体验上,有消费者反馈:大疆的产品参数领先,但用起来不够顺手。功能很多,但常用的几个却被复杂化了。大疆仍需要从用户需求出发,而不是炫技。


掌舵者汪滔的态度也很重要,他精打细算,极其重视投入和产品比。顺着这一思路来看,全景相机赛道仅几十亿规模,影石优势明显,大笔烧钱数亿、几十亿,并不划算。


与之对比,全球运动相机赛道未来几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以上,增量和空间可观,大疆市场排名第三,有动力向上进攻。


那么在无人机市场,大疆挤牙膏式创新,用户苦大疆久矣。作为挑战者,影石能从大疆手里撬出一部分蛋糕吗?结论是:短期内,很难。


目前,影石的全景无人机处于公测阶段,无人机图传稳定性、操控流畅度等有待检验。另外,其无人机还未能解决量产问题,核心零部件依赖外部供应商,供应链管控、成本把控能力仍需锻炼。


此外,令人担忧的是,同类公司曾跨界无人机失败。GoPro是全球运动相机龙头,曾大举布局无人机业务,但由于技术不成熟,频繁炸机,最终停产并拖累核心主业。


如今,影石这家年轻的上市公司,刘靖康这位科创板最年轻的董事长,能否跨过前人的“坑”?


面对大疆的围剿,刘靖康和影石又该如何制定战略,平衡核心主业和新业务之间的发展?如何打造战斗型组织?都是巨大的考验。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头图来源:即梦AI制作


—END—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数码   业绩   无人机   全景   相机   赛道   产品   用户   价格战   技术   攻势   核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