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全球首家人工智能 6S 店在深圳龙岗机器人街区亮相,展销中心涵盖 AI 时尚、AI 工作、AI 学习、AI 生活、AI 健康和 AI DIY 六大体验区,通过模拟未来生活场景、设置互动装置,让每个参与者都能亲手触摸 3 一 5 年后的生活模样。
据介绍,人工智能 6S 店的核心在于“六位一体”的生态体系,是 CSDN 联合华秋电子,构建集“展示(Show)、销售(Sale)、培训(School)、社群(Social)、解决方案(Solution)、孵化(Startup)”于一体的新平台,体验店设置了“展销、活动、孵化”三大空间载体。全球 AI 爆款体验区汇集了包括 Rabbit R1、Plaud Note 等在内的全球现象级产品。6S 店将打破传统的静态展示,邀请你上手操作、深度体验。
《2025中国制造业精益数字化发展报告》发布
《2025中国制造业精益数字化发展报告》近日在天津“2025精益数字化创新大会”主论坛发布,由企研会、工信部电子标准院、清华大学、天津财大、爱波瑞等联合百余家制造企业共同编制。《报告》提出“精益是智能制造的第一性原理”,指出行业正经历“经验驱动→数据驱动、局部优化→系统协同、规模扩张→质效提升”三大跃迁,精益数字化进入系统化、规模化、生态化新阶段。《报告》建议加强政策引导、技术创新、数据治理、人才培养和典型场景突破,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
9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共有62家单位入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旨在通过资源整合、生态营造和专业服务,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支撑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工信部将依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需求发布响应和效果反馈评价机制,定期对促进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动态优化促进中心体系。服务方面,中心聚焦石化、钢铁、汽车等 14 个细分行业,针对企业 “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 痛点,提供诊断评估、资源对接、要素保障三大核心服务。
2025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0.9%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5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扭转了1—7月下降1.7%的颓势,为5月以来累计利润首次回正。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利润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4%,采矿业受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影响下降30.6%。分经济类型看,私营企业利润增长3.3%,增速最快;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下降1.7%,降幅较1—7月明显收窄。8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20.4%,环比由降转升,带动累计增速转正。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89.62万亿元,同比增长2.3%,营业收入利润率5.24%,同比微降0.06个百分点。8月末资产负债率58.0%,同比略升0.2个百分点;应收账款27.24万亿元,增长6.6%,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70.1天,同比增加3.7天。
《超节点智算应用“北京方案”》发布
近日,AICC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在海淀区中关村国际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30多家企业和机构共同发布《超节点智算应用“北京方案”》。据了解,该方案以“国芯、国连、国用”为核心理念,基于国产超节点平台,精准对接科研、具身智能、医疗、智造、教育等多元行业场景的智能体开发需求,为“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深度落地提供实践路径。
《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近日,在2025国家工业软件大会上发布了《中国自动化技术发展报告》和《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国自动化技术发展报告》全景呈现自动化技术的硬核实力,聚焦工业过程自动化、装备设备自动化、共性关键技术三大核心领域的23个关键方向,把脉行业现状,领航未来方向;《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报告》围绕全维度解析自动化核心产品生态,赋能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智能化转型,引领装备设备自动化创新突破。同时,大会还发布了国内首个针对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智冶大模型,让AI读懂工业语言、驾驭冶金思维、精准操控生产全链,开创大模型从“能聊”到“能做”的具身智控工业应用新范式。
首套全国产化硅光芯片“工具箱”发布
近日,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发布首套全国产化12寸硅光全流程套件。据介绍,该套件能帮助相关上下游企业,实现“设计即测试、测试完成即封装”,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目前套件性能已达量产要求,正支撑龙头企业试产高速硅光芯片。该套件覆盖设计、测试、封装全环节,可实现“设计即测试、测试完成即封装”,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统一工艺语言和一站式验证平台,显著缩短高速硅光芯片研发周期并降低制造成本,性能已满足量产要求。消息发布后半个月内,全国逾40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赴中心对接,其中十余家已签署实质性合作协议。据介绍,传统芯片用电子传输数据,如同“汽车运货”,而硅光芯片让光子在光纤中穿梭,相当于“光速高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需求爆发。市场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硅光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80亿美元。
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公告
9月28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具备闭环功能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感知与响应性能测试方法》(YY/T 1996—2025)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公告(2025年第94号),标准已审定通过并予以公布,具体编号、名称、适用范围和实施日期随公告附件一并发布。该标准是继9月16日发布的《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术语》(YY/T 1987—2025)之后,我国在脑机接口医疗器械领域再次出台的关键配套标准,为产品研发、性能评价和科学监管提供统一技术依据,有助于破解术语不统一、测试方法缺失等行业发展瓶颈,推动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前沿技术领域,以快速程序推进脑机接口、医疗机器人等 4 大重点领域 58 项标准研制,《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术语》等标准抢占技术制高点。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