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首位“梅花奖”获得者茅威涛:青年时最大的愿望是广播电台播放自己的唱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11月1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举行70周年校庆活动。越剧首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茅威涛回到母校,与师生共话艺术梦想时说,她青年时最大的梦想是,希望有一天浙江广播电台播放自己的唱腔。

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于1983年,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简称“梅花奖”)。茅威涛1985年以《汉宫怨》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越剧首位“梅花奖”得主。此后,她在1994年以《陆游与唐琬》《西厢记》第二次获得“梅花奖”,2007年以《唐山伯与祝英台》第三次问鼎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越剧知名演员。

茅威涛说,她至今记得1980年背着行囊来杭州求学时的情景,有幸入读浙江省艺校的首批进修班,隔年加入“小百花”集训班。当时,浙江省文化局领导专门请京剧、昆剧和越剧界艺术大师盖叫天、俞振飞、姚水娟的弟子,上海越剧袁雪芬等前辈,给她们授课,从指法、台步,到起霸、走边,一招一式进行指导。她们每天清晨5点起床,进行严格的基本功训练。陈幼亭老师上腿毯课时,要求每位学生靴子上面放一张纸,这张纸要粘到额头,踢腿动作才算合格。

她们向京剧、昆剧老师学习《石秀探庄》《林冲夜奔》《拾画叫画》《百花赠剑》,开始迈入中国传统戏剧的大门。回想初进桐乡越剧团,茅威涛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杭州市菩提寺路的浙江广播电台播放自己的唱腔。浙江省艺校的集训,不仅让她这个“非科班生”拥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拓宽眼界,打开一扇更为广阔的艺术之门。

在《西厢记》《陆游与唐琬》《孔乙己》《二泉映月》《寇流兰与杜丽娘》艺术创作中,茅威涛表示,“母校给予我的,从来不止唱腔身段的功夫,更是‘敬师三礼’仪式中的师道传承,前辈艺术家们身体力行‘戏比天大’的艺术追求。”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艺术可以改变人生。”茅威涛认为,在美术的世界里,天空不只有蓝色;在音乐的世界里,月亮也会唱歌;在舞蹈的世界里,春风化作少女;在戏剧的世界里,千年汇成瞬息,这就是她对待艺术的热忱,对待时代的责任,对待世界的态度,对待生命的信仰。

茅威涛在分享青年时期的艺术梦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娱乐   越剧   唱腔   获得者   首位   广播电台   愿望   青年   茅威   艺术   西厢记   浙江省   中国青年报   浙江   世界   昆剧   梦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