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刘宇
审核: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伊博文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通常在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大暑通常与入伏相伴而生。入伏是指夏季的高温期,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根据中医理论,夏天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而大暑和入伏的结合使得阳气达到顶峰,此时的湿气和热气也最为明显。
大暑时节,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身体的负担,可选用荷叶、绿豆、薄荷、菊花等中药来清凉解暑:
荷叶性平,味苦,归肝、脾、胃经,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荷叶,清热解暑,利尿消肿。”在大暑时节,饮用荷叶茶或荷叶粥,可以帮助消暑降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绿豆性凉,味甘,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药性论》记载:“绿豆,清热解毒,消肿止渴。”煮成绿豆汤,不仅能够消暑解渴,还能帮助清理体内的湿热,提升身体的抵抗力。
薄荷性凉,味辛,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记载:“薄荷,主散热,治风热。”在大暑时节,薄荷不仅可以用于泡茶,还可以用作凉拌菜的调料,帮助清凉解暑。
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本草纲目》中提到:“菊花,清热解毒,明目。”在酷热的天气中,菊花茶能够有效缓解眼睛疲劳,清热降火,适合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的人群。
在大暑节气,除了使用中药调理身体,我们还应注重以下几点:
1.保持水分:高温天气容易导致身体脱水,建议多喝水,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的饮食。
2.适度运动:尽量选择晨晚温度较低的时段进行锻炼,避免在正午时分进行高强度的运动。
3.合理作息:夏季昼长夜短,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精神状态良好。
大暑时节,自然界热浪滚滚袭来,在大暑这场“烤”验中,借助中药之力,帮我们驱散暑热,于这炎炎夏日,悠然安享健康生活。
来源:科普中国
更新时间:2025-07-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