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档案现英雄吴石父子诀别历史风云

一张泛黄的学籍卡,静静躺在南京大学的展柜里。卡片的主人叫吴韶成,他还有一个更沉重的身份——潜伏台湾的英雄吴石将军的儿子。这张薄薄的卡片,背后藏着一个父子诀别、一去不回的沉重故事。

1948年,吴韶成考进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大学。那时的南京,风雨飘摇。第二年春天,父亲吴石因公务回宁,父子俩有了一段短暂的相处。不久,“四一”惨案爆发,军警血腥镇压了请愿的学生,其中就有吴韶成的同学。他悲愤地与父亲谈起此事,吴石沉默良久,只沉沉地说了一句:“日子不会太久了。”

这句低语,像一道预言,也像一句诀别。

吴石要走了,去台湾。临行前,他掏出身上仅有的20元美钞,塞到儿子手里。谁也想不到,这竟是父子此生最后的见面。南京解放前夜,城内大乱,吴石心急如焚,一次次打电话催儿子离开,甚至派了吉普车到校门口,要强行接走他。可吴韶成和许多同学一样,选择留下,他们要亲眼看看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4月23日,解放军进城。吴韶成留下了,父亲却一脚踏进了那座孤岛,也踏进了历史的漩涡。电视剧《沉默的荣耀》里那句台词,正是吴石当时的心声:“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人生无怨无悔的事儿,不多。”

这一别,就是生死相隔。1950年,吴石因叛徒出卖,在台北从容就义。直到1973年,他才被追认为烈士。而吴韶成,则在大陆默默生活了几十年,毕业后去了河南,成了一名普通的经济师。

他时常想起在南京的日子,那是他一生中最安稳幸福的时光。父亲在参谋本部任职,家住百子亭,离玄武湖不远。每个星期天,父亲都会带全家出游,去燕子矶看长江滚滚,去栖霞山赏漫山红叶。父亲还教他读书,告诉他为人之道,不能只讲利,更要讲仁义。那些温暖的画面,成了他此后漫长岁月里唯一的慰藉。

三十二年后,一家人终于在异国他乡团聚。白发苍苍的母亲,颤抖着拿出了父亲在狱中写在画册背面的遗书。那首绝命诗,字字泣血:“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如今,吴韶成的学籍卡在南大校史馆展出,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一段往事。那不仅仅是一张卡片,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家庭的破碎,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家国大义。历史的车轮碾过,留下了无数这样的悲欢离合,而那些选择“一去不回”的人,用生命铸就了我们今天平静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历史   父子   南大   英雄   档案   历史风云   父亲   南京大学   南京   卡片   学籍   泉下   台湾   儿子   玄武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