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入伏,“冬病夏治”适合你吗?

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不少人准备贴敷“三伏贴”,以求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将打破近年来“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最短”三伏天。

“冬病夏治”适合哪些人群?“三伏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起来听听专家意见。

冬病夏治,三伏贴适合寒性疾病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针灸科王舰主任介绍,冬季易发的疾病,多因体内阳气不足、寒邪瘀滞所致。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腠理疏松、经络通畅,此时通过温热疗法(如艾灸、贴敷)刺激穴位,可快速驱散体内寒邪,补充阳气,增强免疫力,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效果。

“三伏贴”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三伏灸”则增加了隔姜灸的环节——在特定穴位放置生姜片,在生姜片上燃艾绒柱,以增加刺激作用。

王舰主任表示,“三伏贴”的适用范围包括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寒性疾病,如慢性腹泻、胃痛、过敏性鼻炎、咳嗽、哮喘、痛经等,在夏季给予针对性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

并非“万能贴”,这几类人群要注意

“‘三伏贴偏于热性,体热、阴虚火旺、平时口干舌燥、皮肤易过敏、疤痕体质的人群不适合贴敷。”王舰主任表示,“三伏贴”虽然适应证广泛,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宜,应在专业中医师辨证后再行治疗。

他还提醒,儿童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0.5~2小时,以免皮肤过敏等,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三伏贴”。老年人反应和年轻人不同,使用“三伏贴”时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若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应立即停用,必要时咨询医生。糖尿病患者皮肤愈合能力较差,贴敷“三伏贴”时间不宜过长,特别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肤损伤等情况。孕妇禁用“三伏贴”,因为药物多具有辛温、活血、走窜等作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胎动不安甚至流产等严重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三伏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三伏贴”后多久能洗澡?这些事项要注意

随着“冬病夏治”理念的普及,不少购物平台也推出“三伏贴”。那么,网购“三伏贴”靠谱吗?贴“三伏贴”后多久能洗澡呢?就此问题,记者请教了王舰主任。

问:网购“三伏贴”自行贴敷行吗?

答:网上售卖的“三伏贴”,一般无准字号,使用起来风险较大,还是要到医院找医生开适宜的“三伏贴”处方进行贴敷。

问:贴敷时间越长越好吗?

答:“三伏贴”贴的时间过长,会对皮肤刺激过大,一般建议贴4~6个小时,或根据自身皮肤敏感性来调整。如果超过6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话,容易使皮肤起泡,甚至发生一些严重的过敏反应。此外,穴位贴敷太多也不合适。有的人全身各处都贴了“三伏贴”,这种做法其实益处并没有那么大,反而使皮肤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更高。

问:贴敷“三伏贴”后多久能洗澡?

答:膏药揭下来后,最好过4~5小时再洗澡,并注意及时穿衣,不要直接受风。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养生   适合   伏贴   伏天   穴位   阳气   皮肤   时间   主任   经络   冬季   生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