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又出手了。
9月19日,她正式对外公布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不出所料,这一次,中国企业再度成为“针对性目标”。
根据她的声明,欧盟意图切断俄罗斯能源收入、削弱其战争资金链——听着挺正义,但细细一看,制裁触手早已越境伸向中国实体,涵盖石油贸易、石化企业,甚至首次纳入了加密货币平台。
很快,包括“政客新闻网”在内的多家外媒援引欧盟外交官消息称,一份涵盖约12家中国企业的制裁名单已在内部拟好。一旦落地,欧盟企业将被全面禁止与这些中方实体往来,其中两家石化企业更将遭到全面交易禁令,不能再向欧盟出口任何原油或天然气。
明面上,冯德莱恩打的旗号是“制止战争”,但实际上,她更像是在完成一桩“政治任务”——做给特朗普看。
眼下,特朗普近期不断向欧洲盟友施压,要求一致对华强硬,甚至威胁征收100%关税。尽管欧盟不见得照单全收,但冯德莱恩显然想借制裁中企,向特朗普递出一张“投名状”:你看,我在跟你站同一战线。
但她可能忘了,欧盟内部对此并不全都买账。
就在不久前,还有欧盟智库报告指出:美国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超想象,这本来是谈判中的重要筹码。结果冯德莱恩团队最终只与美国谈成15%的关税比例,引来诸多成员国不满,直批她“太过软弱”。
如今她试图靠制裁中国“表忠心”,不仅时机尴尬,策略上也显得短视——既无视欧盟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严重误判了中国的反应。
中国早已明确表态:反对任何没有国际法和联合国授权的单方制裁。如果欧盟执意推进,中方必将反制。
这不是空话。
早在上一轮制裁中,欧盟将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列入名单时,中方第一时间就将欧盟两家银行列入反制清单,全面切断与中国的一切交易往来。
动作干净、果断、不留余地。
如果冯德莱恩坚持玩火,等于再次逼中国出手。到头来,受损的不会只有中国企业,欧盟商业与金融利益也必将遭到对等反击。
短视的迎合游戏,代价谁来付呢?
冯德莱恩的这步棋,表面上迎合美国,实则坑的是欧洲自己。
她似乎忘了,特朗普的对外策略从来反复无常。今天可能夸你“做得对”,明天一旦不合意,关税大棒照样砸向欧洲——汽车、农业、能源,哪个不是潜在目标?
把中欧关系当作讨好美国的筹码,既无战略自主,也缺乏远见。这种“硬跟牌”的打法,不仅破坏中欧互信,更将让欧盟继续在大国博弈中丧失回旋空间。
到头来,冯德莱恩恐怕既取悦不了特朗普,也挽回不了欧盟的尊严。
唯有独立判断、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才真正值得坚持。
你说是不是?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