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中美“90天休战期”眼看进入尾声,特朗普的语气突然又硬了起来。
刚在镜头前笑着谈合作,转身就在记者会上抛出关税威胁,声称“很可能”把中国列为新一轮加税对象,理由是中国进口了俄罗斯石油。
熟悉特朗普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他的典型做派:忽冷忽热、翻脸比翻书快。
8月7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公开表示,美国"很可能"将中国列为新一轮关税加征对象,理由是"中国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
他甚至举例称,美国已对印度采取了类似措施。
而在前一天,美国宣布在原有25%关税的基础上,再对印度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理由是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并转售牟利"。
早在2025年7月14日,特朗普就曾放话称,如果普京不同意在50天内结束俄乌战争,美国将对俄罗斯及其贸易伙伴(包括中国、印度等国)实施100%的"次级关税"。
如今,随着这一期限临近(9月初到期),特朗普的施压行动开始加速。
而特朗普这波操作的目的很明确,把进口俄罗斯能源当作经济施压的抓手,逼相关国家在对俄合作上让步。
问题是,中国和印度恰好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中国去年吸收了俄罗斯47%的出口份额,交易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均价,这既是商业选择,也是能源安全的战略考量。
特朗普并非第一次在谈判敏感期抛出这种威胁,7月底的中美经贸磋商还算顺利,他当时还释放出年底前访华的信号,甚至暗示可能与中方最高层会晤。
但几天后,他就改口,把会晤前提设为“必须先签贸易协议”,并强调中美贸易额下滑证明美国“不怕脱钩”。
这显然是在用市场准入和高关税作为谈判筹码,逼中方在协议上做更多让步。
这种“虚张声势”在特朗普身上已经见怪不怪了,日本和美国的贸易协议就是前车之鉴,纸面写着关税上限15%,结果特朗普政府说加就加,还把原本双向投资项目说成是“送给美国的钱”,彻底无视对方利益。
对中国来说,这样的先例足够说明,即便答应了条件,美方也可能随时变卦。
面对关税威胁,8月7日当天,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刘鹏宇的回应直截了当:"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正常商业行为,美方单边制裁既不合法也不公平。"
发言人还点明,美方搞所谓“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既不合法也不公平,中国坚决反对。
这番表态直戳美方意图:用关税逼迫中国调整对俄能源合作战略。但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在原则上绝不退让,同时仍强调希望与美方继续合作,并提醒“关税战没有赢家”。
换句话说,这是一次强硬的回应,也是在留最后的缓冲空间。
按照原计划,中美第三轮谈判后已同意延长“休战期”,为双方留出更多时间弥合分歧。
但特朗普的100%芯片关税威胁等于在这个框架上投下不确定性,一旦真付诸实施,不仅会直接破坏经贸对话的气氛,还可能让美方失去中国在其他议题上合作的动力。
中国作为俄罗斯原油最大买家,2024年进口量达1.0847亿吨(占俄出口总量47%),交易价格长期较布伦特原油低15-20美元/桶,通过人民币结算比例超60%。
中俄原油合作的量级巨大,涉及的企业、港口、金融安排都已深度绑定,贸然中断将引发供应链重构和价格波动,外溢效应会冲击全球市场。
这也是中方强调“问题应通过对话解决”的现实基础,并非为美方让路,而是避免冲突演变成多输局面。
中方的这一表态,其实就是给美方一个信号:如果继续在压力和对抗的路上走下去,中美关系的现有缓冲将被迅速消耗;
但若能冷静回到平等对话的轨道,合作的大门仍是敞开的,中方愿意给美一次合作的机会。
接下来,主动权几乎完全掌握在特朗普手里,他是选择一次“战略回旋”,还是再度推高关税战的烈度,很快就会见分晓。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文 | 川流趣谈
——完——
美国对印度征收50%关税,莫迪首次回应!——每日经济新闻
再加15%?“美关税公告与日美协议不符”!日方要求美方解释、纠正——光明网
更新时间:2025-08-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