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四川芬达”模仿杨坤事件,这事儿可太有说道了,表面上看是模仿,实际上就是打着模仿的幌子搞低俗恶搞,利用名人来博眼球、赚流量。
咱先来说说“四川芬达”这俩网红,最开始呢,他们模仿杨坤,整得还有模有样的。那标志性的墨镜、皮衣,还有那独特的甩头动作,再加上杨坤那沙哑的嗓音,一开口,嘿,还真有点杨坤的味儿。还有那“32场演唱会”的老梗,也被他们玩得挺溜。就靠这些,他们在网络上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单条视频播放量动不动就破百万,粉丝数量也是蹭蹭往上涨。那时候,大家还觉得挺有意思,毕竟能在网上看到有人把明星模仿得这么像,图个乐子嘛。
可是,这模仿着模仿着,就变了味儿了。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他们的视频和直播内容越来越夸张,越来越低俗。唱歌的时候,那表情和动作简直是扭曲得不成样子,故意把杨坤的形象丑化,就像是在演滑稽戏一样。而且,还玩起了各种低俗的梗,什么“撅屁股”“挂档”这些动作都整出来了,这哪里还是模仿啊,简直就是在恶搞,在侮辱人。
再说说他们对杨坤歌曲的改编,那更是让人听了直摇头。就拿杨坤的经典歌曲来说吧,原本好好的歌词,被他们改成了什么“他们向我扔粑粑,我拿粑粑做蛋糕”“我拿粑粑做披萨”之类的,这都什么跟什么呀!好好的一首歌,被改成这样低俗的内容,这不是在糟践人家的作品吗?而且,他们还在直播间里,用各种难听的称呼叫杨坤,什么“小秃子”之类的,这不是明摆着羞辱人吗?
除了这些,他们还P图恶搞杨坤。把杨坤公益活动的照片改成殡葬主题,这也太过分了吧!公益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却用来恶搞,一点都不尊重别人。这种行为,已经完全超出了模仿的范畴,就是低俗恶搞,就是对杨坤的人身攻击。
咱再站在杨坤的角度想想,一开始,杨坤对他们的模仿还是挺宽容的,毕竟有人模仿自己,某种程度上也说明自己有知名度。可是,当“四川芬达”的行为越来越过分,严重损害到他的形象和名誉的时候,杨坤就坐不住了。他先是通过平台进行投诉,要求删除那些侵权的视频。可“四川芬达”呢,不但不收敛,还变本加厉,继续发布更多恶搞的视频,这不是故意挑衅吗?
最后,杨坤没办法,只能选择起诉“四川芬达”,要求他们公开道歉,赔偿精神损失。这完全是合理合法的诉求啊!自己的名誉被人这么践踏,换做谁都忍不了。可“四川芬达”呢,面对起诉,他们的表现更是让人无语。
一开始,他们还狡辩,说自己“从未提杨坤名字”“长相是爹妈给的”,想以此来逃避责任。可律师出示的证据铁证如山,他们的视频中刻意复刻杨坤《中国好声音》导师造型、演唱会舞台设计,甚至模仿杨坤与粉丝互动话术,这已经构成了“明确指向性”,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就是在模仿杨坤,就是在利用杨坤来博眼球。
后来,在舆论的压力下,他们开始道歉。可这道歉,怎么看都像是在作秀。一会儿哭诉“养家糊口不容易”,一会儿又晒出直播间打赏收益,暗讽杨坤“不体谅底层”。这哪里是真心道歉啊,分明就是在卖惨,在利用大众的同情心,继续炒作自己。更过分的是,他们道歉之后,居然还发布新歌《你礼貌吗》来内涵杨坤,这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吗?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也能看出现在网络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网络上有一些人,为了红,为了赚钱,真的是毫无底线。他们打着模仿、娱乐的旗号,干着低俗恶搞、侮辱他人的事情。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被模仿者,也污染了网络环境,带坏了社会风气。
而且,还有一部分网友,也跟着瞎起哄。看到这种低俗恶搞的内容,不但不抵制,还觉得好玩,疯狂点赞、转发。这就给那些不良网红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让他们觉得只要能博眼球,再低俗的事情都能做。咱们作为网友,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要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不能被这些低俗的东西带偏了。
再说说那些平台,也有一定的责任。对于这种明显侵权、低俗的内容,平台就应该加强审核,及时下架,不能让这些内容在平台上肆意传播。不然的话,平台的风气也会越来越差,最后受害的还是广大用户。
“四川芬达”模仿杨坤这件事,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反映出了很多大问题。希望通过这件事,能给那些想靠低俗恶搞博眼球的网红提个醒,也希望平台能加强管理,更希望咱们广大网友能一起抵制这种不良风气,让网络环境变得更加健康、积极。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