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小红书个人主页,不少人最近发现多了个新面孔 ——“小红卡” 安安静静地和 “市集” 并排站着,一点没张扬,却悄悄把小红书的本地生活野心摆上了台面。这张主打 “到店 9 折” 的会员卡,像极了淘宝 88VIP 的本地版,但专门盯着线下消费做付费会员,它大概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在上海的 Arabica 咖啡店里,已经能看到专属的 “碰一碰” 设备,年轻人解锁手机亮出小红卡轻轻一贴,账单就自动打了折;杭州的一尺花园里,拿着体验卡的顾客边喝咖啡边翻笔记,刚领的 90 天免费卡还热乎着。目前这张卡只在上海、广州、杭州试水,却已经把大家的好奇心勾了起来。
熟悉小红书的人都知道,它最擅长的就是 “晒 - 看 - 买 - 晒” 的循环,当年靠着 “漂亮饭” 笔记带火了一批餐厅,如今 “小红卡” 显然想把这套玩法搬到线下。
加入的商家大多踩着年轻人的喜好:香蕉攀岩的岩壁成了新的打卡点,Highline 西餐的摆盘适合拍照发圈,连看展、演出的票务都纳入进来,每一样都透着能引发分享欲的特质。
为了拉用户入局,平台还设计了巧妙的小流程:到店签到就能领免费体验卡,领完转身消费就能用折扣,“打卡 - 领卡 - 折扣” 的闭环一下就形成了。
不过想在本地生活赛道站稳脚,光有内容氛围可不够。现在用户打开美团、抖音,随手就能刷到更低的折扣,小红书 8.5 到 9 折的优惠力度实在没太多优势。而且平台鼓励消费后发笔记换奖励的玩法,步骤有点绕,不少人嫌麻烦索性放弃了。
商家这边的难题更实际,比起美团的地推铁军、抖音的流量轰炸,小红书还是个新手,只能靠 “零佣金” 和流量扶持吸引入驻。自 2025 年 9 月起的 “百万免佣计划” 规定,商家前 100 万交易额只收 0.6% 技术服务费,“小红卡” 合作商户更是只收支付手续费。
即便如此,目前入驻的还是小众时尚品牌居多,连锁大品牌的身影很少见。更关键的是,小红书没有自建地推团队,全靠和有赞合作拓展商户,速度和资源都跟不上成熟平台的节奏。
其实小红书在本地生活领域一直走得很谨慎。2018 年抖音就高调入场和美团正面刚,可它直到 2023 年 5 月才在几个城市试点咖啡茶饮团购,算是正式迈开步子。
之后慢慢补基建:完善餐厅 POI 信息页,标清地址和人均消费;搜索 “火锅” 时加个 “附近” 标签,方便用户找店。
这些动作都透着小心 —— 它太清楚自己的优势在 “种草”,用户愿意信这里的真实探店笔记,甚至不少人觉得比大众点评还实在,但 “拔草” 环节一直是短板,很多人被种草后转头就去其他平台下单,等于替别人做了嫁衣。
今年小红书明显加快了节奏,先向 49 个城市开放餐饮团购,又把 slogan 从 “你的生活指南” 改成 “生活兴趣社区”,字里行间都是想强化闭环交易的心思。可即便如此,它也没选择硬刚:团购没设单独入口,“小红卡” 藏在个人主页里,生怕太浓的商业味破坏了社区氛围。
这种纠结藏不住 —— 既想赚钱,又不想丢了初心。毕竟美团靠数万地推铁军打下江山,抖音用大方的流量堆出生态,阿里带着高德和十亿补贴来势汹汹,小红书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慢慢渗透。
这股急切又克制的劲儿,其实和它的商业化压力分不开。作为月活超 3 亿的平台,小红书一直靠广告撑营收,2023 年 70%-80% 的收入都来自这里,天花板肉眼可见。
为了破局,今年动作不断:向淘宝京东开放外链,让商家直观看到投放效果;把电商 “市集” 放回首页一级入口,取代了原先的热门短视频;还把商业部和交易部合并成 “大商业板块”,集中力量推进交易业务。
这些调整确实见了效,估值从 2022 年的 160 亿美元一路涨到 2025 年上半年的 310 亿美元,资本市场显然看好它的商业化进展。
但甜头背后藏着红线。9 月份刚因热搜榜单管理问题被约谈处罚的小红书,太清楚社区生态的重要性。用户留在这,是因为相信笔记的真实性,要是满屏都是硬广,探店笔记掺了水分,“种草” 的根基就塌了。
“小红卡” 想靠内容带交易,却得拿捏好分寸:既要让商家愿意来,又不能让广告味盖过真实分享;既要把 “种草 - 拔草” 留在平台里,又不能逼得用户反感逃离。
现在的小红书就像走钢丝,一边是资本市场期待的商业化增速,一边是不能失守的社区信任。这张 “小红卡” 既是试探市场的棋子,也是平衡两端的砝码,能不能走稳走远,终究要看它能不能守住那份让用户留下来的初心。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