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当特朗普为了中国的稀土管制措施,激情开麦和中国扯皮时,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新一轮中美贸易战上时,中美博弈的最惨受害者出现了,它就是英伟达。
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出席了美国城堡证券举办的一场访谈活动。期间,他向记者表示,由于美国出口管制,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从95%降到了0%。目前,英伟达100%离开了中国市场。
“我们(美国)实施的政策,导致美国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
放眼全世界,英伟达是AI芯片的龙头企业,连它都要退出中国市场了,其他中小企业更是一口汤都喝不着。
这背后,是英伟达被自家总统坑了又坑的血泪史。
早在2022年,美国政府就发出禁令,禁止英伟达出口其用于人工智能(AI)应用的高端芯片,包括A100、H100、H200等型号。
今年年初,特朗普上台后,连专供给中国市场的阉割版芯片H20都不允许出口了,这可把黄仁勋郁闷得够呛,感觉自己被做局了。
A100、H100、H200等芯片不能卖给中国他理解,但H20不应该呀。要知道,H20是他按照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要求,特意为中国定制的,性能什么的远没有国际市场主流GPU芯片强劲,有封锁的必要吗?
黄仁勋特意按照要求做,就是为了防止之前的事情重演。但他没想到,他都按照管制要求写作业了,特朗普却还是给他打了59分。不合格,不准卖!
H20一直是英伟达在华销售额的大头,禁令一出,英伟达将损失约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0亿元)季度收入。据测算,禁令出台后的几个月,英伟达市值已经蒸发超过6万亿元人民币。
看着财富不断缩水,黄仁勋心疼得滴血,开始尽全力挽回败局。他又是跑到中国以示友好,又是进出白宫,想方设法地劝说特朗普放弃这条禁令。为此,黄仁勋不惜大出血,自愿上缴英伟达在华盈利的15%作为“敲门砖”,这才争取到了H20的解禁。
2025年7月,英伟达的H20芯片终于可以进入中国市场了。但老天爷像是存心要和黄仁勋开玩笑似的,H20打通中国市场不到一个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约谈了英伟达公司,理由是H20算力芯片存在漏洞后门安全风险。
这下子,黄仁勋是彻底没招了。要不怎么说民不与官斗呢?他单单只想到给H20解禁,却没想到特朗普政府还给他挖了这么大一个坑。
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中国这时候出手并不是无端发难,而是因为此前有美国议员呼吁将美出口的先进芯片配备“追踪定位”功能。
更坑的是,继美国议员表态之后,一位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又“适时”站出来,称英伟达算力芯片的“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
这话里话外的,不就是暗示英伟达在H20芯片上搭载了这两个技术吗?
合理怀疑黄仁勋上辈子炸了特朗普的坟,要不然特朗普也不会不做人,把自家企业往死里坑,可以想象黄仁勋有多无语了。
当然,中国不会凭着美国人的三言两语就轻易地给英伟达定罪,但为了维护中国用户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中国也必然不会轻轻揭过此事,于是就有了这次的约谈。
和美国不一样,中国是讲道理的,没有把英伟达一棒子打死,而是让英伟达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以此来证明H20芯片没问题。
这事儿一出,黄仁勋整个人都变成了苦瓜,苦不堪言。他让英伟达旗下账号赶紧回应,称网络安全对英伟达至关重要,英伟达的芯片不存在“后门”,并不会让任何人有远程访问或控制这些芯片的途径。
但光这么说,还不足以让人信服,安全证明是必须要拿出来的。
而就在黄仁勋为此事焦头烂额,被放在火上烤时,英国的《金融时报》又跳出来添了一把火,把英伟达为换取H20出口许可证而向美国政府缴纳15%在华收入的事儿给捅出来了。
这下可好,美国国内闹翻了天,称此举颠覆了美国延续数十年的“国家安全政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企业风险”。英伟达,再次站到了风口浪尖。
对此,黄仁勋颇为淡定,反正被骂的不是他,他把中国的钱赚了就行。但他又双叒没想到,中国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因持续的地缘政治问题,英伟达第二财季未售出任何新的H20芯片,销售额都是之前卖出去的H20撑起来的。公司预计,H20在第三财季也不会带来收入。
这段话到底折射出什么样的惨样呢?这么说吧,根据英伟达公布的第二财季报告显示,H20芯片的销售额减少了足足40亿美元,导致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增速低于预期,股价也因此信心不振,大跌超过3%。
为了稳住大盘,重拾市场信心,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在第二财季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如果地缘政治环境允许,英伟达本财季的H20芯片出货收入可能在20亿至50亿美元之间。
接着,黄仁勋也在电话会上表现出了超强的信心和野心。他自信地告诉公司员工,中国市场今年可能为公司带来价值500亿美元的商机,他也一直在与美国政府讨论如何获得范围更大的中国市场准入资格,以便让美国公司在与中国的AI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
“让美国公司在AI竞赛中保持领先至关重要,我们将Blackwell芯片引入中国市场的机会拥有现实的可能性。”
一时间,“Blackwell芯片将会进入中国市场”的消息满天飞,确实也给英伟达带来了不少关注。然而,进入九月,变故再次发生。
华为罕见地公布了一项三年愿景,计划在AI领域挑战英伟达的主导地位。据彭博社报道,华为下一代昇腾芯片将采用“SuperPod”设计,通过华为自主研发的灵衢互联协议将1.5488万块昇腾AI芯片连接在一起,号称速度比英伟达下一代NVLink144方案快62倍。
除了华为之外,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和百度等中国企业也加大了对自研芯片的投入,打算通过科技突围来打破美国对中国施加的芯片封锁,强化供应链掌控,将至关重要的芯片产业完全捏在自己手里。
黄仁勋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和特朗普不一样,黄仁勋从来都不敢小瞧中国。早在两个月前,他就公开表示过,中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市场。这个市场的活力、创新能力、发展势头,以及这个产业的发展速度,都是绝无仅有的。
除此之外,黄仁勋特别指出,中国在芯片研发和制造方面具有极强的潜力,仅落后美国“几纳秒”。
“因为中国有华为和一些初创公司,技术很厉害。中美经贸博弈,美国人以为通过AI可以卡中国脖子,结果中国不要了,这种差异说明他们严重低估中国技术发展。”
说到这里,黄仁勋还诚恳地建议美国政府允许美国科技企业在中国等市场竞争,以提高美国的影响力。
可惜,没人听进去他的话,美国依然固执地在芯片领域搞单边主义,搞封锁制裁,这不仅倒逼着中国发展科技,推动芯片自主研发进程,也让英伟达在中国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报称,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
这则通报,再次为英伟达的对华业务带来了不确定性。现在的英伟达可谓四面楚歌,深陷困境。
前期苦苦奔波,付出了巨大代价才获得中国市场准入的H20芯片被中国抛弃,在华销售几乎停滞。被黄仁勋寄予厚望的Blackwell芯片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遥遥无期,出口管制许可一直没下来,能不能进入还不确定。同时,反垄断调查还在继续,谁都不知道等待英伟达的是什么。
一连串的意外与打击,让英伟达的对华业务一步步走向绝路。
十月之后,英伟达的股价持续动荡。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的最新文件显示,黄仁勋在股价动荡后就开启了密集减仓动作。
从10月1日开始,一直到10月7日,黄仁勋每天都保持着“减持7.5万股”的节奏,套现七千多万美元。加上7日之后的一系列减持操作,黄仁勋累计减持股票数量达60万股,总套现金额突破1.13亿美元。
黄仁勋的动作,怎么看都有一股非比寻常的味道。果然,没过多久,黄仁勋就亲自承认,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95%降到0%,英伟达100%离开了中国市场。
这个速度,用“光速清零”来形容都不过分。
“无法想象任何决策者会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即我们(美国)实施的政策导致美国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降到了0。”
黄仁勋提到此事时一脸扼腕。他表示,美国科技(产品)退出中国大陆市场是一个“错误”,英伟达将继续争取重返中国大陆市场。
同时,黄仁勋进一步指出,由于世界上有大约一半的AI专家来自中国,所以“每个人的进展都被迫减缓了”。虽然,美国当然会希望赢得AI竞赛,但因此就对中国实施芯片封锁是不明智的。
“伤害中国的事情,往往也可能伤害美国,甚至会更严重。所以,在急于推出对他人有害的政策之前,或许应该后退一步,反思一下哪些政策对美国有益。”
最后,黄仁勋再次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不舍:“英伟达将继续向美国政府解释和说明情况,并坚持对政策调整抱有希望”。
目前,英伟达在华业务已经清零,但仍然保持着巨大投入,在中国留有一个庞大的工程师团队。据黄仁勋说,该团队会帮助中国科技公司在合规的H20等芯片上适配通义、DeepSeek等国产模型,让这些大模型在英伟达的芯片上充分发挥潜在性能。
也就是说,英伟达还未真正离开中国。黄仁勋本人也没有放弃,留下工程师团队的同时,积极推动Blackwell GPU对华定制版的出口管制许可早日落地,希望能有重返中国的那一天。
坦白说,身为中美博弈的棋子,夹缝求生的英伟达在中美博弈进入高潮的时候退出中国市场,可能不是一件坏事。中美激烈博弈之际,它继续待在中国,只会持续被美国的对华政策裹挟,蒙受更多损失,生存更加不易,退出反而是正确选项。
趁这个时间,黄仁勋可以想一想,如何在一个规则快速演变、且日益强调主权与安全的大型市场中适应与生存。
诚然,英伟达失去中国市场可以说是美国制裁中国的“后遗症”,但中国约谈英伟达,对英伟达发起反垄断调查,绝不只是中美博弈的原因,而是中国科技监管体系成熟化的体现,是国际科技竞争格局变化之下的必然之举。
作为AI和芯片领域数一数二的大企业,英伟达的算力芯片产品在中国AI、云计算、自动驾驶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前些年,中国的相关监管机制存在漏洞,这个事实没多少人在意。但如今,AI算力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资源,而算力芯片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关乎国家数据安全与产业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英伟达这个外企,自然会引起中国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并且,中国绝对不可能让英伟达垄断市场,被外企掐住脖子,所以才有了华为等企业在自研芯片上的大力投入,有了中国政府对英伟达的严厉监管。
确切来说,这既是维护国内市场竞争秩序的需要,又是确保关键技术领域公平竞争的需要,能有效防止市场被单一企业垄断。
除此之外,中国还通过主动监管英伟达,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确立了自身规则话语权,算是给所有外企打了个样:中国欢迎外企来华开展业务,但你们必须要尊重、恪守中国市场的法律法规,千万不要踩踏反垄断与国家安全这两条不容逾越的底线。否则,中国不介意换一个合作伙伴。
英伟达退出中国市场的警示作用就在于此。中国从来不会被别人卡脖子,与其当一个掏钱的技术接受者,中国更喜欢当技术的主导者,通过自己研发芯片,以自主CPU为砖石,构筑起国家算力的护城河。
英伟达很优秀,但我们要做出更好的。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英伟达退出中国市场,中国的CPU厂商们将迎来竞相发展的“黄金时代”。虽然现在,我们还赶不上美国的芯片技术,但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往后的每一步都离胜利更进一步。英伟达撤出后的空白市场,也终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国产芯片填补。
就如黄仁勋自己所说,无论有没有英伟达,中国都会进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路,但我们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信息参考: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