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鸡犬升天的票太多,大象起飞的票太少。
风口来了,猪都能起飞,但是想让大象起飞,难度很大。
短短3个月,超级大盘股,工业富联都上涨了270%,目前市值1.35万亿。
之前它的周期性波动幅度,都是在50%左右,所以它这次如此狂飙,公司肯定有了巨大变化。
问题是,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很多人可能会说,受英伟达的影响,因为英伟达加订单了。
但是作为链主,英伟达3个月才涨27.45%,工业富联却涨了270%,它的涨幅是英伟达的10倍。
正常情况下,链主吃肉,其他人跟着喝汤,链主涨10倍,其他人涨1倍,工业富联为何倒反天罡呢?
先搞清楚,工业富联是干啥的呢?
全球代工厂龙头企业嘛,一开始就是给iPhone做代工的,是苹果主要的代工厂。
后来,苹果的一些产能给了立讯精密等其他厂商,但是高附加值的业务还是留在了工业富联。
虽然有人吹,工业富联升级为苹果的技术协同合作伙伴,但本质上还是代工厂。
根据我们估算,现在工业富联的营收中,苹果公司的业务占比还高达40%左右,之前占比曾接近60%。
虽然代工厂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不高,但是它也有一定的门槛,一般企业还真顶替不了。
尤其是在全球局势动荡的当下,它的优势更明显。
它的产能是全球化的,在亚洲、欧洲、美洲一共有71个据点,能够全球柔性化调配与就近交付。
局势动荡,不要紧,产能从这个州腾挪到那个州;突然增加订单了,不要紧,产能从这个据点腾挪到下个据点。
对客户来讲,就一句话:把产能交给你,我放心。
还有一点是,工业富联的收费低,全球制造业内卷之王,它的毛利率只有6%-7%。
其他工厂要是这样的毛利率,早亏的爹妈都不认得了。也因为这么低的毛利率,把其他山寨厂商全卷倒闭了。
这么低的毛利率,这么苦哈哈的利润,外面人的直观想法就是:狗都不进这个行业。
大家不要以为,制造业没有啥技术含量,工业富联技术专利超过7372项,比很多科技公司都多。
而且他的工厂还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机器人化,制造能力相当先进,使得它的制造成本很低。
正是依靠庞大的订单,形成的规模效应,以及先进的制造业技术,使得工业富联的壁垒很高:工业富联能把产品做的又好又便宜。
同样的订单,别人不赚钱,工业富联就能赚钱,这就是最大的优势。
总之,大家给它的印象就是,稳,但是未来的想象空间不大,所以大家给它的估值就很低。
它的股价波动,基本上都是市场层面的因素导致的,比如板块轮动、市场情绪等等,所以它周期性上下波动幅度也基本在50%左右。
但是,这次它短短3个月,股价就上涨了270%,那肯定不只是情绪上的变化,而是有一些巨变。
哪些巨变呢?
这种级别的公司,财务、公司治理等等,基本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只关注营收和净利润就行了。
看看年度财报:
1、24年公司营收增速较高,但在合理范围之内。
公司营收持续性上涨,营收增速也有波动,但主要受国际环境影响。
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明显飙升,增幅27.88%,创近些年新高,接近2017年水平。
但是考虑到23年基数的影响,这个数据也在正常范围之内。
2、24年净利润增速较高,增幅10.64%,这个数据还没有比2021年高。
这说明,2024年净利润变化也在正常范围之内。
再看一下总体毛利率,其实也没太大变化,不仅没上升,反而有所下降。
一句话总结:2024年之前,公司其实没啥变化。
看看2025年的半年报:全是要点。
1、2025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速都一直维持高位,增速持续在35%以上。
如何看这个数据呢?这个业绩增速相当高。
因为2024年的基数都高,正常情况下,2025年的增速会因为去年的高基数而下降。
过去那么多年,英伟达的营收也体现了这个规律。
2、2025年,工业富联净利润也在高速增长,上半年增速高达38%。
一个看点是,在高基数上,工业富联净利润继续高增长。
另一个看点是,净利润增速还在加速上涨。
想一下,一家万亿市值的公司,营收增速高达35%,净利润增速高达38%。
它代工的主要客户,苹果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才5%。
你这么个速度增长,不出几年,市值都超过苹果了,以后你找苹果代工算了。
这就是大象涨了翅膀,航母直接起飞了啊。
这么多年,只有2023年的英伟达可以媲美,就连特斯拉都差点意思。
2025年上半年营收狂飙,净利润狂飙,股价狂飙,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推动呢?
关键是,这种狂飙,有可持续性吗?
先拆解工业互联的业务和产品:网络设备、电信设备、GPU模块、Ai服务器-高功率(机架级)、Ai服务器、iPhone金属中框、通用服务器、工业互联网、其他等等。
老业务有:网络设备、电信设备、工业互联网、iPhone金属中框等等。
这些业务基本上没啥太大变化,同样也没啥想象空间。
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iPhone业务,该业务有两个特征:
1、毛利率较高,高达15%,是公司总体毛利率的2倍。
要知道,这块业务也是放量的,所以iPhone业务对工业富联至关重要。
2、iPhone的毛利占比达到一半。
也就是说,差不多50%的利润都是苹果给的。
所以说,iPhone业务还是工业富联的基本盘。
但是,在未来,随着其他业务的拓展,iPhone业务的比重会下降。
新业务有:GPU模块(GB200/GB300/Rubin)、Ai服务器(H100/A100/H200,以及其他)、Ai服务器-高功率(机架级,NVL36&NVL72)。
GPU模块业务也有三个特征:
特征一:毛利率高,高达20%,差不多是最赚钱的业务之一了。
这也可以理解,生产的都是最先进的GPU模块,溢价当然高了。
特征二:2025年上半年快速上量,直接拉动净利润飙升。
翻译过来就是,赚大钱的业务,放量了。
这就解释了,为何一季度营收增速稳定在35%,但是净利润率却一波高过一波。
这个业务确实跟英伟达相关,随着英伟达业绩放量,工业富联的业绩也跟着放量。
但是,这个业务并没有绑定英伟达,不是说英伟达业务放量了,它就一定能够放量。
注意里面的区别。
特征三:虽然它毛利率很高,业绩增长也很快,但是它有天花板,对未来利润贡献的占比很小。
不管这个天花板是人为的,还是受行业前景影响,从总体净利润贡献角度看,它并不是工业富联最大的业务。
Ai服务器-高功率(机架级,NVL36&NVL72):这业务是未来两三年工业富联的未来!
这个业务也有三个特征:
特征一:新兴业务才爆发,未来占营收的一半。
这个业务,从2025年一季度才开始的,但是在二季度开始爆发。
市场预计,未来两年,这个业务将成为工业富联最核心的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
这也意味着,未来工业富联将从苹果的代加工工厂,蜕变为英伟达的代加工工厂,从“果链”变成“达链”。
特征二:该业务毛利率极低,5%以下,跟GPU模块,iPhone业务根本没法比。(看NVL36/NVL72这条线)
这其实也容易理解,毕竟这个业务只是把生产出来的GB200/GB300/Rubin等先进GUP组装进柜子里,技术含量远不如代加工GPU模块。
特征三:虽然毛利率低,但是量大,未来公司一半的利润都由该业务贡献。
工业富联的业务看懂了吗?
1、它原先是果链,也比较赚钱,毛利率挺高的,但是以后会蜕变成达链,届时毛利率会更低。
但是由于业务规模急剧放大,虽然毛利率低,带来的利润还是很庞大的的。
2、它也做高附加值的达链业务,比如GPU模块,但是它有天花板。
无论是国际局势引起的,还是产业链引起的,总之有天花板。
也就说,工业富联未来能够放开手脚做的,还是只是达链的低端业务,即组装业务。
最后一个问题是,市场炒工业富联,到底在炒什么呢?
我们看一下它的业务和股价关系。
1、从图形上看,工业富联股价爆发,主要从2025年7月份开始的,2025年7月份之前,股价没动,甚至下跌的。
2、英伟达二季度爆发的业务有两个:一个是GPU光模块,环比增长50%;一个是英伟达机柜,环比增长10倍。
简单来说就是,GB200/GB300/Rubin模块生产,以及生产装他们的机柜业务都爆发了。
因此,工业富联股价3个月狂飙270%,就是英伟达GB200/GB300/Rubin模块放量,以及机柜业务放量催化的。
究竟谁的贡献大呢?看看英伟达GPU模块业务规模和增速。
2025年二季度业绩增速50%,增速不算高,很不如2023年二季度。
当时,工业富联也涨了一波,涨幅92%。
这一次是,英伟达先进GPU模块放量,机柜业务放量,以及市场情绪催化。
三重因素叠加,所以工业富联3个月狂涨270%。
工业富联究竟值多少钱呢?
现在根据英伟达的出货量,以及工业富联的市占率估计,2026年工业富联净利润600亿。
根据以往数据,工业富联的估值都在12-19倍PE,对应的市值是7200亿-1.14万亿。
按照2023年最高估值,25倍PE,工业富联的市值在1.5万亿。
因此,站在当前位置,工业富联的估值区间是:7200亿-1.5万亿。对应的就是,有50%的下跌空间和11%的上涨空间。
除此之前,就是市场情绪的影响了。
这个位置,你如何看工业富联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