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极不寻常的信号已经连续出现了
今年3月份,中国减持美国国债189亿美元,持仓规模降至7654亿美元,在美债海外持有者中的排名下滑至第三位,次于日本和英国,这是自2000年中国大规模增持美债以后,25年来第一次退至世界第三。
4月份,中国持有美债总量达到7570亿美元,较3月份减少84亿美元,连续第二个月下降,持仓量创下自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占美债总额的比重仅为2.1%。
抛售美债的路上,我们并不孤单,一些美国的传统盟友也加入其中。持有美债最多的两个国家,日本、英国在4月份均有减持,加拿大更是一口气狂甩578亿美元,成为当月减持美债最多的国家,由此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
曾经的香饽饽,如今的鸡肋
美国国债历来被视为全球资产的“稳定锚”,吸引世界各国投资者持有,然而近年来美国国债也面临着巨大风险,可持续性问题引发市场担心。
首先,债务规模持续飙升,目前总额已经超过36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一个美国人平均需要承担10万多美元债务,占GDP比重超过120%,利息支出占GDP的比重已超过10%的国际警戒线水平,这意味着美债已无法全部结清,只能靠“击鼓传花”的游戏寻找接盘者。
更加火上浇油的是,美国近期出台的大而美减税法案,赤字率本身就高,财政收入还减少了,只能靠新发美债拆东墙补西墙,以当前美元的高利率环境,新发美债的利息支出势必较前几年大幅提高,无形中债务包袱愈发沉重。
5月16日,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到AA1,至此标普、惠誉、穆迪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全面摘除了美国的3A信用评级,这在美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其次,美国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严重损害美国信用和美元信誉。4月份,美国正式官宣对世界各国无差别征收所谓“对等关税”,遭到国际社会一致反对,一些国家甚至第一时间实施反制,迫使美国撤回或暂停有关税率,当月美债收益率大幅震荡,显示出市场投资者对美国经济走势的担忧。
此外,美债作为金融资产,有买有卖才能让资金流动起来,现实情况是,美债海外买家在减少,充当了卖家角色,美国国内买家接盘能力不足,总额持续增加,需求不断减少,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美债收益率自然出现上涨,美债价格下跌。
最重要的是,谁来接盘庞大的美债包袱。2020年开始的无限量化宽松QE,让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从4万亿美元扩张到8万多亿美元,手里持有的大量美债急需抛售,以减少亏损,甩卖尚且不及,哪还有余力增持美债。
中国有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主要存放在欧美国家,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这笔巨量资金寻找保值增值的渠道,还得在急需时候能够快速变现。
早期的美国国债以安全、高流动性和相对保值的特点,成为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更是被称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持有美债是各国投资者在“矮子里面拔将军”的无奈之举。
在全球化前景扑朔迷离的当下,安全的投资,稳定的预期,越来越成为各国持有外汇资产的重要参考,分散风险,优化投资组合,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老成持重的合理选择。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