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来自 / 笑 边 汾州乡情
家的味道
■ / 笑 边
有时候“念家”的思绪来得毫无预兆、突然甚至凶猛,如此强烈想回家的冲动,在近些年越来越频繁。回家,可以肆无忌惮地吵着母亲:妈,我想吃这个,我还想吃那个……
记得小时候,不论在我们的小家庭还是长辈家的大家庭里,每每聚餐围在灶火旁忙碌的总是母亲,吃过母亲做过菜的所有人都夸奖母亲厨艺一绝,正是因为这样的肯定,“绑架”了母亲,以后的每次聚餐都是母亲掌厨,吃菜的总是理所当然地趁热大快朵颐,而做菜的永远是最后一个上桌收拾残羹冷炙。我们慢慢长大渐渐懂事开始心疼母亲,看母亲做菜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把厨艺传承了下来。
姐姐在镇上,弟弟在省城,我在县城,每次回家虽都是匆忙,但从相互约好回家的那一刻就开始期盼……
“喂,妈,周末我们回来,让我爸调个班,午饭回来吃吧?”
“好,你爸说你们回来,他准回来吃饭。”
“咚咚咚”,一进院就顺着声音看到厨房窗子里父亲举刀剁肉的身影!我边跑边喊:爸,做啥好吃的咧?父亲探出头,柔柔地回应:“你想吃啥咧?”老头一脸暖暖的神情。想起当年父亲给我们做蛋汤,把小苏打当淀粉勾芡,盛进碗里一倒醋,“兹拉”一声冒出好多泡泡,我居然喝的那么美……
如今我们姐弟三人经常各自采购地方食材提溜回家,带的食材很少有雷同,母亲免不了唠叨:“村里啥都有,大老远的往回带不嫌费事……”我们倒不是因为村里的小卖铺货品不全,也不是因为热爱做菜,而是想要不自私地做一些事情——比如回家聚餐就应该人人参与做饭,为自己更为家人……
所以从定下哪天回家早就准备好要大显身手给家人尝尝各自的拿手好菜或新学菜品,虽在家做餐食忙碌,但那种老式的柴炭灶火炒出来的菜肴,是再好的饭店也烹饪不出的味道,看着那烧得通红的柴炭红红火火的日子;那翻滚沸腾的汤汁热烫的生活;那蒸笼里冒出团团的蒸汽浓浓的人气儿……看着桌子上盆盘碗碟满满当当,肉有肉味,菜有菜香,每道菜里洋溢着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虽粗茶淡饭,但有滋有味;虽生活简单,但从不敷衍。每每家人欢聚,次次爱意满满,积极向上的生活,热腾腾地活着,人世间值得……
席间,若有人对我做的菜说咸嫌淡,我会索性把那盘菜端到自己跟前,“这个盘子我爱吃”,如此的举动总能逗着大家哈哈大笑。我们可以喝酒,也可以茶代酒,总是要碰几杯的,举杯时嫌弃彼此喝得太少,落杯时又担心对方喝得太多。没有太多的高谈阔论更没有所谓的家长里短:弟弟会健谈最近的旅途见闻及活动赛事;姐姐会分享一些轶闻趣事、生意得失。母亲最担心我的身体,不论我胖瘦总说我的体格削瘦,于是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吃饭“看你那胳膊瘦得棍棍子,快快快,多吃肉”一筷一筷的肉丝往我碗里夹,“我吃不了那么多了”!我眼疾眼快把碗移走,心里嘟嘟着:“瘦瘦瘦,现在流行着呢!”
不善言辞的父亲还是会询问我的工作近况,还有多少房贷,有没有零花钱?“爸给你转点儿!”他的关心总是那么不易察觉,而又那么真实,忽然来这么一句,我居然一时语塞,无言以对。忘不了那年,我生完宝宝出院后,他来看我,那是自我成家后父亲第一次来我家,等屋里的人都出去时,偷偷塞给我他的私房钱,悄悄告我不要跟别人讲……隔了十来年这一幕再次重现,那一瞬间往事涌上我的心头泪水充满了眼眶。父母都年近古稀,仍心有牵挂,我已不惑之年,却还无法自足。这样被家人惦记,既欣喜自己有人疼爱又唾弃自己不够富裕,还让父母担心,那天为父亲的话,我眯了双眼,酒不醉人人自醉……
饭后,父亲急急忙忙跑去旧院,随后抱着一摞白菜往我车后备箱装:“这菜无公害,你吃完,回来再拿”。转眼后备箱:白菜,大葱,山药,辣椒,瓶装西红柿,包的冻饺子……塞得严严实实。我发动车子,摇下窗:“妈,冷呢,回去吧”。母亲答应着:“到家来电话告我一声哈。”
车驶出巷子,到了拐弯处,母亲依旧在门口望向我,那身影越来越模糊……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