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新论】“爽爽贵阳”:解锁“爽”密码,绘就新画卷

为一杯咖啡奔赴一座城,因一首歌爱上一条街,在烟火缭绕的巷弄里找到松弛感——这,就是今日“爽爽贵阳”呈现给世界的独特魅力。当“爽”不再仅是清凉气候的天然馈赠,而升华为一种全方位的城市体验,“爽爽贵阳”便完成了从气候标签到生活方式的华丽蜕变。

过往,人们对贵阳“爽”的认知,大多停留在王阳明笔下“长夏全无暑气侵”的气候层面。而贵阳“十四五”期间的突破性实践,恰恰在于它系统地解构并重塑了“爽”的内涵。它将一个单一的“爽身”概念,拓展为“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六大维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前瞻性的品牌战略。

这意味着,城市品牌的竞争,已从比拼单一资源,升级为整合体验的较量。北纬23度的清凉气候是天赋,但将这份清凉与街头音乐会的激情、悬崖咖啡的惬意、青云市集的烟火气融为一体,则是贵阳独有的创造。数据显示,过夜游客年均21.22%的高速增长,雄辩地证明了这种“复合型爽感”对延长游客停留、提升消费层级的强大拉力。

更为深刻的观点在于,贵阳敏锐地捕捉到当代消费,特别是年轻消费的密码——对“场景”的渴求超越了对“资源”的围观。它没有满足于让游客被动地欣赏山水,而是致力于创造一个个沉浸式的体验场景:让音乐发生在街角,让咖啡香飘在云端,让美食隐藏在巷陌。这背后的逻辑是,城市品牌的建设正从“请来看”向“来体验”乃至“来生活”演进。

当“为一杯咖啡来贵阳”从想象成为现实,当“跟着歌声游贵阳”成为新风尚,表明贵阳已经成功地将城市本身打造成一个巨大的、可参与的“产品”。这不仅是对旅游业态的创新,更是对城市功能与气质的重新定义,让“爽心”从一句口号变成了可感知的城市情绪。

这一系列品牌创新的落地,离不开城市硬实力与软环境的同步提升,品牌的口碑,最终依赖于城市治理的“里子”和民生福祉的“底子”。

“十四五”期间,贵阳累计完成惠及近150万人的“四改”工程,轨道交通织线成网,这些看似与“爽”无关的基础工作,实则从根本上提升了“爽游”的体验感。因此,贵阳荣获“大美之城”的荣誉,不仅是对其自然风光和品牌活动的肯定,更是对其在城市更新、人居环境治理上取得成效的认可。这份“可感的民生福祉”,是城市品牌最坚实的支撑。

纵观“十四五”,贵阳交出的不仅是一份靓丽的经济数据——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17%,更是一份宝贵的品牌建设样本。它启示我们,城市品牌的打造,绝非简单的形象宣传,而是一场关乎城市发展理念、产业布局、治理能力的系统性革命。贵阳以“爽”为媒,成功地将先天禀赋转化为可持续的品牌资产与经济发展动能,这条从“天赋之爽”到“匠心之牌”的升维之路,正是其在过去五年间最值得称道的成就与启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胡丽华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马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3

标签:美食   贵阳   新论   画卷   解锁   多彩   密码   城市   品牌   气候   爽心   咖啡   清凉   福祉   游客   烟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