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故居现在还住着侄孙,侄孙回忆:其子吴韶成多次回故居

吴石,从小在福建闽侯螺洲长大,家里有点书香底子,父亲是当地教书的先生,这让他早早接触到经史子集。1894年9月14日出生,本名萃文,字虞薰,号湛然。那时候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他十七岁就卷进辛亥革命,1911年10月扔下书本,背包加入福建北伐学生军,第一次摸到枪杆子,就跟着队伍在山道上赶路。两年军旅磨炼,没让他退缩,1913年春转到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操练刺杀、计算阵型,这些基础让他站稳脚跟。

1915年秋,吴石考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一入学就拿下状元,这在当时是响当当的荣誉。课堂上学火炮原理、弹道演算,和白崇禧他们同窗,毕业证书到手后,他没闲着,直接去日本深造。先是东京炮兵专科学校,实验室里拆装零件,调整瞄准器;接着进陆军大学,埋头看战略地图,用红笔标注阵地。这些年头,奠定了他后来的军务根基。回国后,1920年代从营长干起,在南方战场指挥部队推进,雨季泥地里扛机枪,巡视阵地清点弹药。1930年升团长,江西防御战中趴土墙后观察敌情,帮士兵搬炮弹,撤退时殿后。

抗日战争打响,1937年7月他任第七十四军副军长,淞沪战场上布防租界外,指挥部帐篷里接电报,战壕里查看伤员。八年抗战,转战华中华南,1940年枣宜会战指挥炮兵射击,1944年豫中会战骑马巡视反击。这些经历,让他从基层军官爬到高层。1945年日本投降,他进国防部当高参,办公室批阅报告,会议室敲桌子谈重建。内战时期,1946年后升陆军中将兼国防部参谋次长,南京总部深夜审电文,淮海战役前秘密传递情报。

国民党败局已定,1948年吴石秘密加入中共地下党,代号“密使一号”,从国民党心脏送出核心情报。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前,他摊开长江防线地图,标注兵力部署,通过渠道传出,帮助解放军行动顺利。夏天在福州故居整理298箱档案,内容详尽,包括国民党军政要务,他检查封条后留下大陆。8月13日登机去台湾,临行前在祖坟鸣枪,向父母诀别,知道前路凶险。抵台后继续潜伏半年,办公室翻文件,表面正常,暗中收集情报。1950年3月1日保密局破门抓捕,双手反绑押走,搜出情报手稿。审讯室坐硬椅,面对灯光,三月后6月10日马场町刑场枪决,年五十七。遗体拖走,血迹渗土,他的牺牲加速了解放台湾进程。

螺洲镇吴厝村的吴石故居,建于清代,两进木结构老宅,门楣匾额斑驳,院里榕树枝繁叶茂,现在是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兼红色教育基地。位置挨着乌龙江,青石板路通村口,里面大厅展柜摆照片、档案、军服奖章,从保定军校学籍到台湾次长生涯,全线条铺开。墙上贴地下党联系片段,柜子压着298箱文件资料,1949年留下的情报帮解放军进福州,避免古城毁于战火。基地修葺后,添置旧地图,手稿压玻璃,长江防线红线清晰,参观者能看到渡江前部署细节。

侄孙吴行现在还住在这里,七旬年纪,每天开门扫落叶,领人看展。他是吴石弟弟一脉后人,守着老宅,把家族故事接力。吴行常说,故居不是死物,而是活的记忆库,里面藏着三代人的印记。吴石去台前住过这院子,门后堆箱子,仆人抬进出,他亲自封绳。解放后,这些档案献出,内容详尽,部队进城街头列队,无炮火损墙垣。改革开放后,故居变基地,吴行参与整理展品,书卷气浓,空气里像有旧时味道。

家族足迹从吴石一代绵延,妻子王碧奎随军转战,抗战时一家聚身边,战后分离。吴石四个子女,长子吴韶成、次子吴韶华留在大陆,三四子去台湾。吴韶华早逝,吴兰成是女儿,随兄妹守大陆。吴行作为侄孙,目睹家族变迁,门外曾有监视身影,日子紧巴巴,大家低头劳作。动荡风波过去,1980年代渐稳,吴行接手故居事务,分批捐吴石千余册藏书,运图书馆,书架清点时灰尘落。1991年吴石骨灰从台湾运回,吴行参与迎灵,撒土入坑,北京八宝山安放,后来移香山福田公墓。

吴韶成1927年生于军旅世家,长子身份,从小随父亲转战。抗战起,和母亲弟妹随军,上海炸弹落楼下,他年幼惊醒。父亲忙军务,少有闲聊,吴韶成上南京大学经济系,1949年2月求学时,父亲初到福州,接李宗仁电回南京,拟任总统府参军长。他去酒店见父亲,谈同学遭镇压,父亲忧国焦虑。4月南京分别,最后一面,父亲塞二十美元,说日子不会太久,谁知成永别。吴石去台潜伏,吴韶成留大陆,毕业中断,转郑州。

1950年通过上海报纸知父牺牲,何康确认,家里守口如瓶,出身填国民党旧军官。1952年分配河南冶金局,操作车床,金属屑飞,周末回家扫尘。兄妹聚餐简单,信件少,封口烫手。1965年入党,任河南省冶金厅总经济师,参与重点项目,地方工业贡献大。动荡审查来,党籍停五年,站检讨,回家翻旧信。1972年向中央申诉父史,经批示,次年获烈士证书,650元抚恤全上党费。

1981年冬,与妹吴兰成赴美探亲,近四十年分离,母亲王碧奎团聚。带回父狱中绝笔,秘密写画册背,嘱托整理书设图书馆,告诫儿女自立清廉。战乱散失多,吴韶成珍藏柜上锁。1991年罗青长接见,题词“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周恩来临终关怀父事迹。1994年父骨灰安放福田公墓,吴韶成跪擦碑,罗青长审定,郑葆生题写。碑文简要一生,受教育者落泪。

晚年吴韶成多次回福州故居,重温往事,撰《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忆父最后日子。国防部住所收听新华社,他帮忙记录。抗战胜利内战起,父忧贪腐通胀,家谈挚友叹民不聊生。1949年福州,父电召回京,学校开学,他随行。

吴石事迹如今回荡,不止书里档案,还在当下教育和纪念中活起来。福州格致中学校史馆载他故事,早年学生军经历,学子听课汲取奋进。基地参观热,年轻人琢磨谍战复杂,吴石不止送情报,还阻工事,福州免战火,这份实打实用意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历史   侄孙   故居   韶成   福州   台湾   国防部   父亲   情报   国民党   炮兵   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