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院子里落叶堆成了小山,风一吹,黄叶翻飞。68岁的张阿姨坐在阳台,喝了一口热茶,却猛地咳了一声,连带着一阵胸闷。她叹了口气:“一到冷天,这肺就跟着遭罪。”
张阿姨是一名慢阻肺患者,秋冬一来,病情就反复。她的老同学前几天就是因为一场寒潮没扛住,被送进了医院ICU。
这让她突然意识到:是不是自己喝的、吃的,也有问题?
这并不是个例。每年气温骤降时,各大医院呼吸科都挤满了咳嗽、喘不上气的中老年人。
医生提醒:肺病患者一到降温季节,除了穿暖,饮食也至关重要。尤其要牢记“5不喝4不宜”,不少人都是忽视了这些,才导致病情恶化。
那,“5不喝4不宜”具体指哪些?真的对肺有这么大影响吗?你以为的“热饮养肺”,可能正是误区的开始——
降温季节,很多人直觉是“多喝热水”。确实,温热饮品能缓解喉咙干痒,但不是所有的水都适合肺病患者,喝错了,反而可能引发气道刺激、加重痰液分泌,甚至诱发呼吸道感染。
研究显示,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如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等)在气温低于15℃时,气道黏膜反应性增强,容易对冷刺激或某些成分发生过度反应,引发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此外,2023年一项发表于《中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的研究指出,饮食因素在慢性肺病管理中被严重低估。
不恰当的饮食,尤其是饮品中的高糖、刺激性成分,会削弱免疫系统,对病情恢复极为不利。
● 咳嗽加剧,痰液变多
摄入冷饮或含糖饮料,易刺激气管平滑肌收缩,诱发支气管痉挛。如此一来,咳嗽便会频繁发作,且症状在夜间尤甚。
● 气喘变频繁,活动力下降
高咖啡因饮品,像浓茶、能量饮料这类,极有可能诱发心率紊乱之症,使得胸闷与气喘的症状进一步加剧。
● 免疫力下滑,易感染
摄入含酒精或高糖饮品,易损伤呼吸道黏膜防护屏障,使身体更易感染流感病毒或细菌。
● 食欲下降,营养跟不上
一些看似养生的果蔬汁,寒性强、刺激性大,会影响消化系统,长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肺部修复。
● 病情波动,住院风险上升
据北京协和医院统计数据显示,秋冬之际,肺病患者因“饮食失当诱发病情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比率显著攀升,较以往上升近21%。
5不喝:
再想降火也别碰,冷刺激会诱发气道反应,尤其是饭后或运动后更要避免。
茶碱虽有一定支气管扩张作用,但浓茶刺激胃部,易导致夜间咳嗽反弹;咖啡则可能扰乱心律。
高糖不但增加热量负担,还会诱导体内炎症因子升高,不利于肺部修复。
酒精刺激呼吸道黏膜,抑制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啤酒、白酒等寒凉性更强。
如梨汁、西瓜汁、柿子汁,虽清热润肺,但寒性太强,对本就虚弱的肺是一种负担。
4不宜:
气温低时空腹喝水过猛,易刺激迷走神经,引发心跳骤缓、胸闷。
容易夜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削弱免疫调节。
不少人擅自泡饮“润肺汤”“清肺茶”,但并非人人适合,体寒者反受其害。
建议分次、小口慢饮,让身体有足够调节时间。
1.注意保暖,护住呼吸道第一道防线
脖子、胸前、后背要特别注意保温,冷空气直吹容易诱发支气管痉挛。
2.调节室内湿度,别让肺太“干”
为维持空气适宜湿度,可采用使用加湿器、养护绿植、放置水盆等方式来保持湿润。经研究表明,将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为最佳状态。
3.适度运动,但避免早晚低温锻炼
推荐上午9点后、下午4点前进行舒缓运动,如太极、散步等,保持肺功能活力。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小事中。从今天开始,不妨检查一下你每天喝下去的第一口水,是否真的适合你的肺?
别再让看似不起眼的一杯饮品,成为你健康的“隐形杀手”。而一旦出现持续咳嗽、喘不上气、痰多胸闷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或“硬扛”。
不同肺病患者情况千差万别,本文建议仅供参考,是否适合自己,还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面诊,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中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2023年刊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4.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数据整理
5.《慢阻肺临床诊疗指南(2021年版)》
6.《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