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一支“强心剂”,让市场流动性再次充裕起来。
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将于10月27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由于当月有7000亿元MLF到期,这意味着MLF净投放量达2000亿元,为连续第8个月加量续作。
“近几个月,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投放状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中国人民银行通过MLF等政策工具加大资金投放,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01 流动性护航

央行此次MLF操作,是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的明确信号。
本次9000亿MLF操作,是央行在10月有7000亿元MLF到期背景下的加量续作。连续第8个月的加量续作,已经在向市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货币政策支持立场不会改变。
央行选择在此时点加大流动性投放,意在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市场预期。
中期借贷便利(MLF)作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操作数量和利率水平直接影响到市场的流动性环境和利率水平。
净投放2000亿元的规模,虽不算巨大,但持续性的净投放足以彰显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决心。
02 政策组合拳

当前宏观政策正从“单一需求刺激”向“供需双轮驱动”转变,从“应急刺激”到“长效改革”过渡。
2024年4月推出的新“国九条”开启了上市公司治理改革的新篇章,直接推动2024年股息与回购总额达3万亿元人民币,2025-2026年预计增至3.6万-4万亿元。
这种“真金白银”的股东回报机制,有效降低了市场的左尾风险。
在需求端,通过消费补贴、以旧换新等政策激活内需,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较2024年提升1.2个百分点。
在供给端,科创板成长层政策强化科技企业融资支持,2025年AI、半导体等领域IPO融资规模同比增长57%,直接推动相关板块盈利预期上调。
03 机构看好A股

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同时,多家机构对A股市场中期展望依然向好。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在其最新发表的中国股票策略中表示,市场当前从科技成长往价值红利的风格切换,背后受到地缘政治因素、投资者获利需求等方面因素影响。
但当前市场杠杆水平总体可控,并未出现过热信号。
国际投行高盛近期发布的中国股市研报更是引发市场热议,其核心结论——中国股市正进入“慢牛”周期,预计2027年底前关键指数有30%上涨空间。
高盛将企业盈利增长预期上调至年化12%,这一数据背后是两大结构性变革:AI资本开支兑现和反内卷与出海战略。
04 市场风格切换
10月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定程度上的从科技成长往价值红利的风格切换。
指数层面创业板指及科创50指数回撤幅度较大,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幅度相对较小,红利指数则逆势上扬。
孟磊表示,短期内推动上述市场风格变化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投资者在去风险背景下对组合进行再平衡;二是科技板块前期涨幅较大,部分投资者有获利了结的需求;三是部分投资者担忧杠杆资金对于高弹性个股的净流入可能会边际放缓。
但中期来看,孟磊认为成长风格或仍是投资主线。
市场已大致将地缘政治的冲击反映在了股价中,而近期大科技板块的股价回落已部分释放了仓位拥挤的风险。
05 估值安全边际
当前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为“慢牛”提供了安全边际。
数据显示,当前MSCI中国指数动态市盈率为12.9倍,沪深300指数为14.4倍,较发达市场折价35%。
这种折价并非“价值陷阱”,而是基于对流动性预期、资产再配置和机构化趋势的判断。
对比历史,当前估值水平较2007年(15-20倍市盈率)仍有15-20%的上升空间,为“慢牛”提供了安全边际。
同时,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全球资金再配置需求激增,2025年三季度北向资金单月流入达46亿美元,创11个月新高。
中国家庭股票配置比例仅22%,远低于房地产(55%)和现金(27%),潜在迁移资金规模达数万亿美元。
06 投资策略布局

在央行释放流动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估值处于低位的多重利好下,投资者应如何布局?
高盛建议投资者将策略从“逢高减持”转向“逢低买入”,要从“交易思维”升级到“配置思维”。
国内公募、保险、私募资金持续流入,全球对冲基金8月A股资金流入创纪录,机构化趋势导致市场波动率下降42%。
AI、高端制造、出海企业成为核心主题赛道,2025年前三季度相关板块涨幅达28-35%。
对比美股1982-2000年慢牛周期(年均回撤15%以内),当前A股日均成交额稳定在1-2万亿区间,波动性更低,更适合“逢低布局”的长期策略。
央行9000亿元MLF操作的落地,不仅是短期流动性的补充,更是一系列政策协同发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MLF资金逐步释放至银行体系,投资者对下周一股市表现充满期待。
机构分析认为,当前A股市场杠杆水平总体可控,并未出现过热信号。随着流动性改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企业盈利回升,A股中期慢涨格局有望延续。
央行这支“强心剂”正在更广阔的宏观经济图景中发挥作用,投资者不妨把握市场机遇,在波动中寻找确定性。
最后枫叶依然要提醒大家,股市有风险,入市投资需谨慎,如果枫叶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关注~
您的点赞是枫叶持续分享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