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研发进入快车道,康养机器人和手术机器人市场需求大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带来巨大机遇和发展动力。9月20-21日,2025年岭南科技创新论坛平行论坛之“新质生产力赋能医疗器械前沿科技与成果转化”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该论坛由广东省科协主办,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承办,以“新质筑梦,医工融合”为主题,设置了八个分论坛,探讨医工融合与新质生产力赋能下,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的最新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新西兰工程院院士陈小奇指出,具身机器人进入各行各业,无处不在。随着全球人口增长,预计到2050年,具身智能机器人需求量达到10亿台。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康养机器人市场需求庞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将达到60岁以上,到2050年,预计全球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达21亿。与护工相比,康养机器人没有疲倦感,能根据被护理对象做智能化的决策和调整。但康养机器人也有局限性,比如,协助病人移动目前对机器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陈小奇院士估计,康养机器人要5到10年后才能进入市场。

清华大学教授王广志指出,智能化器械迅速增长,成为最受关注的高端医疗装备。全球创新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研发步入快车道,至2025年7月,FDA已批准1200种支持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的医疗设备。医学影像AI医疗器械获批最多。至2024年底,国内人工智能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数量达123个,2024年获批NMPA的65个创新医疗器械,直接应用AI技术的约占三分之一。AI医疗器械从影像到手术机器人正成为诊疗智能化的关键驱动。如何有效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医疗器械的良性发展和应用?王广志认为,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应用链条很长,需要医生和工程专家深度融合。

王广志表示,广东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研发方面优势明显,首先,广东是国家医疗器械创新的高地,涌现众多创新医疗器械的龙头企业。广东的医疗产业基础和商业要素齐全,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为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提供了后备人才力量。

根据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截至2024年,广东拥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883家,位于全国第一。同时,广东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凸显,2024年,广东新增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14个,多个“全国首创”展现硬核实力,行业集聚效应和产业协同效应正在进一步增强,已步入发展快车道。

广州交通电台记者谢彩雯,通讯员科记协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科技   快车道   人工智能   机器人   医疗器械   手术   机器   广东   广东省   新西兰   论坛   院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