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之后要不要用水洗屁股?长期坚持洗的人,对身体有没有好处?

王大爷今年58岁,平日里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却一直有个“偏执”的习惯——每次大便后,他都要用温水清洗屁股。邻居大妈每次调侃他“矫情”,王大爷却自有坚持:“干净一点,舒服!”可这个小举动究竟是洁癖还是真的健康?

三个月前,家人注意到王大爷肛门皮肤红润,不像许多人容易瘙痒、起疹。好奇的儿子带着他去肛肠科体检,医生一边检查一边笑:“没想到你这习惯,还真有点科学依据!”但真相是什么?

大便之后,到底应该用纸擦,还是用水洗?如果长期坚持水洗,对健康究竟有没有好处?很多人说“用水洗容易感染”,还有人觉得“不用洗更卫生”,这些说法究竟谁对?

大便后用水洗看似“自选动作”,其实背后大有学问。近年来,不同国家对这个习惯的卫生效果争论不断。有数据显示,亚洲及中东等使用水洗人群肛门炎症发生率仅为8%-12%,而单纯用纸擦的人群肛周湿疹及其他不适发生率高达14%-19%。

北京协和医院肛肠科主任曾公开建议,适度的清水冲洗有助于减少细菌残留,预防痔疮、肛裂和肛门瘙痒等不适。纸擦虽然方便,但对粘稠、残留较多的大便时,清洁效果有限,还可能因多次擦拭带来皮肤损伤,80%以上的轻度肛裂患者都与过度纸擦有关

另外,纸巾本身可能带有化学添加剂,如香精、漂白剂等,部分敏感人群反复刺激易引起皮肤过敏。

但有人担忧:用水洗,会不会带来交叉感染,尤其是公共厕所?

其实卫生部门临床数据显示,只要使用流动的清洁水,并避免与手直接接触,感染风险低于2.1%。相反,纸巾如果分层不洁,或反复摩擦渗透肛门周围皮肤的小伤口,反而容易滋生细菌,导致二次污染。而高温潮湿的环境(南方梅雨季节)更建议用水结合温和擦拭,能有效降低肛门湿疹的发病率,平均下降15.4%。

对比下来,大便后的清洁方式,与肛门皮肤的疾病密切相关。肛肠外科20年门诊数据显示,坚持用水温和清洗者,肛门瘙痒和红肿发生率降低至9.3%,痔疮复发风险降低约13%。尤其是老年人、久坐或患有糖尿病、免疫低下等人群,科学用水洗更是护理的日常“刚需”。

水流不仅带走了表面污物,也有助于局部舒缓,减少瘙痒和灼热感。王大爷三个月来的变化也得到了验证:皮肤湿度、pH值均保持正常,肛周无破损,无溃疡,肛门疾病就诊次数为零。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一律推荐“用水洗”。如果肛门本身破损、感染、皮肤较薄,或使用了不洁用具、反复用布擦拭,都有可能诱发细菌感染。

专家建议:“重点是避免过度摩擦和二次污染,选择流动、温和温水,使用专用洁具(如家庭洗屁器、便携式冲洗枪),并每次洗后及时擦干肛门周围皮肤,防止潮湿环境滋生病菌。另外,肛门如出现不明疼痛、出血或长期瘙痒,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排查病因,切勿自行用药或过度清洗。”

所以想要养成健康、科学的排便清洁习惯,可以这样做:

第一,大便后,先用柔软无香型卫生纸将多余污物擦去一遍;第二,温水冲洗肛门周围,注意水温控制在35-40摄氏度左右(约手背能感到温暖但不烫);

第三,使用专门清洗工具,避免手直接接触肛门,减少细菌传播;第四,用干净毛巾或柔纸轻轻吸干水分,确保局部干爽;第五,保持私处清洁、通风,每日便后如厕用具及时消毒,公厕使用尽量避免反复接触或共用工具。如因生活环境限制,可选择湿巾替代,但需确保湿巾成分温和、无过敏风险。

现代医学研究普遍认为,大便后用水科学清洗,对大部分人来说确实有益健康,尤其是能显著降低肛门不适和疾病发生率。但清洁方式因人而异,关键是方法对、工具洁,避免伤害皮肤。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肛肠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

《卫生纸纸巾使用对肛门皮肤影响分析》,中华肛肠病杂志,2021年

《中国肛肠健康大数据白皮书》

卫生部《健康厕所建设与管理规程》

《家庭肛周清洁与个人防护标准》

《湿巾安全使用及皮肤过敏应对详解》

《北京协和医院肛肠科专家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养生   大便   好处   身体   肛门   皮肤   肛肠   清洁   细菌   发生率   不适   温和   温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