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稀土到高通,中国72小时10连反击!美媒惊呼:比关税更狠的来了


各位朋友,欢迎回来!今天咱们聊个大事儿。就在国庆假期刚结束,很多人还沉浸在节后综合症里的时候,北京那边,悄默声地,一口气打出了10记重拳!拳拳到肉,招招致命!而最新的一拳,也是最响亮的一拳,直接砸在了美国芯片巨头——高通的脑门上。

“咣当”一声,高通美股盘前应声大跌,几十亿美金瞬间就没了。一场席卷全球科技圈的风暴,就这么来了。

1

你可能会问,又搞高通?这剧本我熟啊。没错,10年前高通就被咱们罚过一次,那次罚了60多亿,创了记录。但这次,完全不一样。这次的事儿,小切口,大谋略,背后藏着一盘大棋。

故事得从一家你可能听都没听过的以色列小公司说起,叫Autotalks。你别看它名字陌生,这家公司在汽车圈里可是个“扫地僧”级别的存在。它是干嘛的呢?搞V2X芯片的。

哎,别划走,我给你说人话。什么是V2X?

你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它不能是个瞎子、聋子,光靠自己车上的雷达和摄像头是不够的。它得能跟别的车“聊天”,跟红绿灯“对话”,甚至跟路边的行人“打招呼”。比如,前面有辆车突然急刹车了,它能在0.001秒内告诉你;十字路口有辆救护车要冲过来了,它能提前给你预警,让你别动。

这种“万物互联”的技术,就是V2X。而Autotalks家的芯片,就是实现这一切的“神经中枢”和“超级翻译官”。它能让车、路、人之间,用同一种语言高速交流。说白了,这是未来自动驾驶安全的命根子。谁掌握了它,谁就在未来的智能汽车时代,掌握了话语权。

好了,主角介绍完毕,剧情开始了。

2023年,财大气粗的高通就看上了这个以色列小天才,说:我要收购你!开价三四亿美金。本来嘛,大鱼吃小鱼,科技圈常有的事。

但各路“家长”都不同意了。美国、欧盟、英国的监管机构,一看,嚯!你高通本来在手机芯片上就快垄断了,现在还想把未来汽车的“大脑”也给收了?这不行!于是轮番审查,把这事儿给搅黄了。到了2024年,高通自己也烦了,对外宣布:不买了,放弃了!

大家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结果,最有意思的部分来了。

到了2025年6月,高通突然来了个回马枪,玩了个“金蝉脱壳”。它悄悄地,把这个收购给完成了!而且,成交价你猜多少?不是三四亿,而是八九千万美元!骨折,跳楼价,直接打了两折!

这操作骚不骚?用一个极低的价格,趁大家不注意,迅速把这个未来的核心技术拿到手。

但是,高通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家长”——中国。

它“先斩后奏”,压根就没跟咱们国家的市场监管总局申报。这就好比,你们家小区要搞个大工程,影响到所有住户,结果你绕开业委会和物业,直接跟施工队把合同签了。你说这能行吗?

这下可好,直接踩了咱们《反垄断法》最粗的那根红线上。于是,就有了我们开头看到的那一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

你看,这事儿表面上是一个程序违规,高通忘了“报备”。但往深了看,是两个问题:

第一,市场垄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新能源车和智能汽车的火车头。如果让高通把V2X这个核心技术给垄断了,那以后国内所有造车的,不管是蔚来、理想,还是比亚迪、吉利,都得排着队给高通交钱,看它脸色。咱们的汽车产业,就可能被人在脖子上套个绳。

第二,技术安全。这比垄断更要命。V2X技术,它不仅是汽车的“神经”,未来还可能跟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智慧城市网络连在一起。这么一个关键的“数据中枢”和“控制节点”,如果它的底层技术和标准完全掌握在一家美国公司手里,你想想,这背后有多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啊,中国监管这次出手,绝对不是小题大做。这是在给所有想在中国市场玩“小聪明”的跨国巨头,划下一道清晰的红线:想在这里赚钱,可以,热烈欢迎!但必须遵守中国的规矩,尊重中国的市场主权和技术安全。

2

那么,高通为什么敢冒这么大的风险,玩“先斩后奏”呢?难道它不知道中国的厉害吗?

它当然知道。但它可能在赌,赌我们发现不了,或者赌我们不会为了一个“缩水”的小收购大动干戈。

可惜,它赌输了。它也严重低估了自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或者说,它忘了自己的“命脉”到底在哪儿。

咱们来看一组让高通自己看了都得倒吸一口凉气的数据。根据它2024年的财报,它总营收里,中国内地加上香港市场,贡献了多少?46%!将近一半!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高通每赚100块钱,有46块是我们中国人掏的。而它自己的老家美国,才贡献了25%。

也就是说,中国市场不是高通的“分店”之一,而是它的“中央粮仓”。如果这个粮仓着火了,那可不是损失点粮食那么简单,整个公司都得“休克”。

十年前,咱们因为垄断罚它60多亿,它肉疼,但还能承受。今天,根据咱们新修订的《反垄断法》,对于这种“未依法申报”的行为,最高可以罚它上一年在中国境内销售额的10%!

咱们粗略算一笔账,高通2024年在中国营收几百亿美元,10%是多少?罚款金额可能又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人民币。这还只是罚款。如果监管部门再来点“豪华套餐”,比如限制它部分业务,或者附加一些严苛的整改条件,那对高通来说,绝对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所以你看明白了吗?这次调查,咱们手里握着高通的“七寸”。

但这事儿如果只看到这里,那格局就小了。

对高通的调查,根本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它只是中国在最近72小时内,打出的一套“组合拳”里,最响亮的那一招“当头炮”。

3

就在这短短的两三天里,你看看中国都干了什么:

第一拳,打向稀土。我们宣布,限制稀土制备技术的出口。注意,不是不卖稀土了,而是制造高纯度、高性能稀土材料的“独门秘籍”,不外传了。美国那些F-35战斗机、高精尖的导弹,都离不开这些特殊稀土材料。以前你可以买成品,现在对不起,想自己造?没门儿,核心技术在我手里。这一拳,直接打在了美国军工复合体和高科技产业的“心脏”上。

第二拳,打向贸易。我们宣布,对美国船只征收港口建设费。这招看起来不起眼,但信号意义极强。你不是喜欢搞关税壁垒吗?那好,我也在游戏规则内,用我的方式,一点一点把你的优势给磨掉。贸易战,咱们奉陪到底。

第三拳,就更狠了,这是一套“连环掌”。密集地对多家美国科技巨头,发起了反垄断调查。除了高通,英伟达、谷歌、杜邦……一个个排好队,都在名单上。你不是用“实体清单”打压我们吗?那我就用“反垄断法”这把手术刀,精准地给你做“外科手术”。

所以,当高通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传到美国,很多媒体和专家都惊呼:中国的全面反击,开始了!而且,这比关税致命得多!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关税是大面积轰炸,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现在我们打出的这一套组合拳,招招都是“点穴”。每一拳,都精准地打在美国最依赖我们、或者技术上最怕我们卡脖子的那个“痛点”上。

打稀土技术,是打你的“硬实力”根基。

打贸易费用,是打你的“经济命脉”。

打反垄断,是打你那些科技巨头的“现金牛”和“全球布局”。

这是一场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的战略转变。信号再明确不过了:那个你打我一拳,我只口头抗议两声的时代,彻底结束了。现在,你要是敢动我的核心利益,我不仅会还手,而且会用十倍的力气,打在你最疼的地方。

4

那么,现在皮球踢到了高通脚下。它会怎么办?是“断臂求生”,还是“硬刚到底”?

其实答案没什么悬念。

跟中国市场硬刚?那等于自杀。失去46%的营收,华尔街的资本第一个就不会放过它,分分钟让它股价崩盘,CEO下台。

所以,高通最可能,也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四个字:积极配合。

补交申报材料,承认程序错误,接受巨额罚款,甚至可能会做出一些技术转让或者业务拆分的承诺,来换取中国监管的原谅,保住它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市场的未来。

毕竟,对高通这样的商业帝国来说,面子是小,里子是大。几十亿的罚款是疼,但跟失去整个中国市场相比,那就是“毛毛雨”。

而对我们中国来说,这次调查的意义,也远远超出了罚款本身。

这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法律亮剑”。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市场是开放的,但中国的法律是有牙齿的。不管你是多大的跨国公司,背后有多强的国家背景,到了我的地盘,就得守我的规矩。想靠“霸王条款”搞技术垄断,想靠“暗箱操作”规避监管,门儿都没有!

这更是一次“主权宣言”。在核心技术领域,在关乎国家未来的产业链安全上,我们寸步不让。我们要的,不仅是市场公平,更是技术主权。

风暴已经刮起,高通只是第一个被卷到风眼中央的。这盘中美科技博弈的大棋,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中盘。

高通之后,下一个会是谁?英伟达?谷歌?还是别的什么巨头?

这恐怕是现在整个硅谷,所有CEO办公室里,都在悄悄讨论的问题。

中国的监管铁拳,已经举起。而这一次,它不会轻易落下。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聊到这儿。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收购案,到一场国家层面的战略博弈,其中的环环相扣,确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你觉得中国这套“组合拳”打得怎么样?高通之后,你认为谁会是下一个目标?把你的想法打在评论区,我们一起聊聊。

如果你喜欢这期内容,别忘了点赞、关注、加转发。我们下期,聊点更有意思的!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科技   稀土   关税   中国   小时   美国   中国市场   技术   未来   巨头   组合   汽车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