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党史方志 2025年07月07日 10:03 河南 15人
韩天经,男,汉族,1943年2月出生,河南省邓州市罗庄镇高庄村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8月参加工作。1962年9月考入焦作矿业学院机电系机电专业学习,1966年7月毕业,留校待分配。1968年1月分配到山西省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东风矿工作,任技术员。1971年1月至1980年9月在邓县县委双清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工作,任干事。1980年9月至1982年8月先后在邓县城郊、赵集乡(公社)任党委副书记、书记。1982年8月至1983年3月任邓县县委常委、县委农工部部长。1983年3月至1987年6月任南阳地委委员、地区纪委副书记、书记。1987年6月至1988年6月任商丘地委副书记。1988年6月至1993年8月任商丘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93年9月至1998年3月任鹤壁市委书记。1998年3月至2003年2月任河南省水利厅厅长。2003年2月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于2008年4月退休。
1987年7月,是改革开放的第九个年头,省委任命我为商丘地委副书记。1988年6月,省委又任命我为商丘地委副书记、行政公署专员,于1993年9月调离商丘赴任鹤壁市委书记。此间,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处于由计划经济的双轨制向市场经济转制的变革时期,也是解放思想、更新经济发展理念的起步阶段。
我接到商丘市委党史研究室关于征集《商丘市改革开放口述史》的信函后,回忆起了在商丘工作期间的日日夜夜,一切都恍如昨日,但因过去的时间太久,又无留存以往的任何资料,很难准确地说清20多年前的事情。经我努力回忆,仅就一些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的一些概况简要回顾如下:
一
商丘地处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历史上干旱、风沙、盐碱造成灾害严重制约着商丘经济的发展。我在主持行署工作期间,从商丘的实际出发,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工作思路,为地委、行署的工作部署,制定政策决策提供实施意见。
农业是商丘地区的基础,为了落实“无农不稳”的指导思想,首先从推广优良品种入手,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增产粮食为中心,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为目标。实施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要使农民既有粮,又要有钱,让农民先富起来。我们与中国农科院进行科研挂靠,在挖沟排碱、治理盐碱地的基础上,坚持调整种植业结构,根据各县的原有经济作物优势,努力推广发展经济作物,使商丘不仅成为粮棉基地,而且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使柘城形成10万亩的小辣椒基地、民权的优质葡萄种植园区、宁陵的梨和商丘县的蔬菜基地。田间林网建设及道路绿化为桐木加工厂准备了后续原材料。
二
实践证明,要加快商丘经济发展步伐,必须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制约商丘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思想观念的守旧及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的落后。
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开解放思想的总开关方面,我们组织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上的主要领导干部到新郑、尉氏县考察、学习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到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考察、学习发展乡镇企业、带领群众致富的经验;并邀请周口地区沈丘县县委书记沈发启、南街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斌到商丘做解放思想、发展经济的报告会。1992年3月,还召开了地直科级以上干部大会,部署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商丘经济”的大讨论,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全面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实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树立改革开放的意识,加快迈向市场经济的步伐。
干旱缺水,不仅制约农业的发展,也严重影响着工业的发展步伐。地委、行署组织了东沙河治理工程,改善了东沙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并利用当时“农民义务工”的政策,每年组织冬季农田水利建设高潮,挖沟排碱,改造中低产田。
韩天经参加三义寨引黃工程劳动
又于 1992 年 11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长春主持的开封现场办公会的协调下,批准了商丘提出的引黄方案,从新三义寨引水渠另开引黄灌溉工程。商丘组织7县40余万民工全线施工,完成土石方930 万立方米,为引黄补源、打井灌溉打下了坚实基础,缓解了商丘农业供水紧张局面,也缓解了工业用水困难。
韩天经参加京九铁路商阜段通车典礼
要想富,先修影响着商丘物流业的发展,在省交通厅的支持下,对310国道和105国路。交通运输不畅道进行了扩建整修,并率先实行了收费还贷,借用资金改善公路建设;在加强公路建设的同时,又积极配合加快商阜铁路及京九铁路的建设,使商丘成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与此同时,在通信方面,贷款引进加拿大万门程控交换机,为加强联络沟通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
俗话说:“无工不富。”商丘地方财政财源不广,工业基础底子薄,当时仅有几家酒厂、冰熊冷柜厂及永城葛店煤矿有点名气,是财政的主要税源。为了发展壮大这些企业,我们对“张弓”“林河”“睢酒”三大酒厂实行工商统算、税利统算、超额分成、财税平衡的扶持发展办法,使企业超额分成的资金为企业扩大再生产,降低负债率提供生机,使三大酒厂及民权葡萄酒的产量、质量和名气显赫一时,形成几个县的酒财政支柱。
为了培育骨干企业,行署决定对葛店煤矿实行固定利税上缴,超利部分留给企业,“放水养鱼”,为煤矿的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备足后劲。同时对新庄煤矿在建的“半拉子工程”实行免交巷道煤税利,承担省财政所欠江苏省以煤还债的义务,使新庄煤矿顺利投产、达产,为神火集团的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韩天经出席河南商丘经济技术项目合作洽谈会
技术进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为了使企业焕发新的生机,行署研究决定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先进工艺,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先后为市面粉厂从瑞士布勒公司引进面粉加工设备,等级粉成为畅销产品;市卷烟厂从英国引进英 059 卷烟机,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提高了质量;还从意大利引进了冷藏汽车生产线及制冰机生产线,为商丘的制冷行业集团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
“无商不活”,商丘地处四省接合部,又是河南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就具备人流、物流集散地的优势。1990 年 12月,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将商丘地区作为全省“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试验区”。地委决定,由行署牵头,组织班子研究提出试验区的改革方案。省委、省政府于1991年3月在商丘召开现场办公会,时任省委书记侯宗宾同志及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长春同志亲临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试验区的方案,提出14项试验区改革内容及政策措施,省直参加会议的有关部门的领导都表示支持试验区的工作。为了使试验区的外部环境更宽松,我们又积极申请挂靠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牌子,1992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将商丘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试验区列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并派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原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同志带队到商丘指导试验区的工作。
韩天经出席河南省委、省政府商丘地区现场办公会
建设商品市场交易平台,形成四省交界的物流中心,为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创造条件。梁园市场扩建后与浙商对接,小商品流通辐射周边四省,农副产品也成为市场交易的重点商品。商品流通带动了人流,相继带动了餐饮、住宿及运输等行业的繁荣。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在各县搭建交易市场的同时,对国营商业进行“四开放”,即经营开放、价格开放、分配开放、用工开放。为了推动企业改革的步伐,于1991年9月在睢县召开了商业“四开放”的现场经验交流会,把全区商业企业的改革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在商业“四开放”运行的基础上,于1992年5月在商丘县召开流通体制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商丘县商业局实行的“两保六自主”经营体制的经验,即保国家税收、保企业利润和提留;自主结合、自主经营、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地委、行署研究提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可以择取四种经营方式:柜组经营,个人承包,雇人经营,夫妻经营,自理门店经营。对那些小型高损门店实行租赁或拍卖。老企业可以实行股份制改造。同时强调,个体企业、私营企业、集体合作企业、股份制经营企业等都是发展商丘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区粮食系统的体制改革实行“四分设”:即平价分设、议价分设、仓储分设、多种经营分设,逐步放开粮食作物品种进入市场流通的步伐,既要解决农民种粮增加收入的问题,同时解决粮食企业经营依靠财政补贴的问题。在不断深化粮食企业改革的基础上,地委、行署决定从1993年1月起,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和经营。首先是放开粮食定购,实行定量不定价,价格随行就市,对入库粮食,优质优价,充分调动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结构的积极性。粮价放开后,在全区范围内停止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粮票流通。在管理体制上,地、县(市)粮食系统整建制的转为经济实体,成立粮油贸易公司。同时,地、县两级成立粮食市场风险基金和粮食企业发展基金,以保证粮食价格放开后市场稳定及粮食企业的发展。
由于商丘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已列入国务院的改革试点单位,1992年12月中旬,全国农村改革试点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在商丘召开,来自全国 17 个省的 26个试验区的代表、有关领导及专家参加了会议,时任国务委员的陈俊生同志发来贺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
五
加强基层组织政权建设,搞好回汉民族团结,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
当时商丘地区的回汉民族矛盾比较突出,经常出现回汉民群体打架的事件,睢县、夏邑、宁陵等县矛盾突出。为化解矛盾纠纷,地委、行署组织专门的工作队,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并利用回民的大代尔节去进行慰问活动,并着重做好回民上层阿訇的工作,逐渐平息了矛盾,使居住交叉的回汉民群众友好和睦相处,稳定了社会秩序。
商丘地处四省交界,当时团伙抢劫、偷盗流窜作案时有发生。地委、行署决定由地区公安处牵头与其他三省公安部门组织联防侦破打击,并侦破“3?3”特大系列持械入室抢劫案,公安部对破案立功的夏邑县公安局记集体一等功。四省公安部门联防治理,使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我在商丘地区工作6年多,商丘地区党的建设,基层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城市的“三优杯”竞赛活动,军民共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试验区”的大胆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认为我们那届地委、行署的一班人尽到了职责,我自己也问心无愧。
我离开商丘已经 1/4 个世纪,但我忘不了在商丘工作的2000 多个日日夜夜。我深深地爱着商丘这片热土和900 万商丘父老乡亲,祝商丘一年更比一年好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