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师峡谷是《英雄联盟》的核心地图,承载着我们至今熟悉的5v5竞技MOBA体验。但除了召唤师峡谷,游戏中还拥有一个特殊地图——嚎哭深渊。这里同样采用5v5对抗,但整场战斗仅围绕中路一条兵线展开,玩家是随机选择英雄进行对战,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极地大乱斗”。极地大乱斗虽然不是赛场主流模式,没有排位赛系统,但如今已成为《英雄联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不少玩家仅专注于此模式——因其紧凑的节奏与高强度的团战体验而倾心。
拳头游戏曾经开发了三个非峡谷的地图,水晶之痕、扭曲丛林和嚎哭深渊,但前两张地图已经从游戏中移除,只有嚎哭深渊成为了常驻模式,一直活跃至今。设计师在今年早些时候,还为极地大乱斗模式增加了额外的2张地图,但随机英雄的玩法没有改变。本周正式服即将上线的海克斯大乱斗,也只是加入了海克斯符文的大乱斗模式,设计师很清楚玩家为何喜欢这个模式,他们需要保持核心的游戏玩法。那么,你是否曾好奇大乱斗模式的创意从何而来?
事实上,极地大乱斗的诞生始于一场名为“雷霆穹顶”的内部活动,这是拳头内部的黑客马拉松或游戏创作马拉松,多个团队在此自由探索各类创意项目。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拳头员工在大约48小时内进行创作,可以是小游戏、新英雄、新皮肤、新功能,总而言之,这个活动就是让开发者们脑洞大开。由于是内部活动,大部分项目的完成度并不高,所以鲜有“雷霆穹顶”的成果公诸于世,但大乱斗却是其中例外,玩家在一条兵线上进行5v5对战听上去很简单,如今已成为《英雄联盟》的重要组成。
早期的大乱斗体验颇为繁琐,需要遵循特定规则进行对战:玩家需自行创建房间、确保全员理解规则、监督玩家的违规行为……可谓是步骤冗杂。2012年“雷霆穹顶”的一支团队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他们开发了独立模式,让玩家能跳过漫长准备阶段,直接投入战斗。在2012年“雷霆穹顶”活动尾声,极地大乱斗项目轻松胜出。但将其正式引入《英雄联盟》却经历了更长时间的等待。最终开发周期仅六周,团队还面临着当年远比现在混乱的引擎与“意大利面条式代码”的阻碍。
进入第五周时,极地大乱斗仍处于不堪发布的状态。但一个关键调整改变了局面——缩短死亡时间。这一微小改动意外地点燃了模式的趣味性,玩家可以更快地复活,然后回到战场上参与战斗。在时间压力下,团队全力攻坚各类漏洞,最终于2012年6月29日成功上线该模式。由于玩家的反馈不错,开发者将这个模式加以完善,让这个模式作为《英雄联盟》新手教程第一部分的地图,帮助新玩家学习游戏知识。虽然这个模式只有一条兵线,但丰富了悠闲玩家的选择,当时的地图还是召唤师峡谷风格。
后续又经过将近一年多打磨,弗雷尔卓德主题的嚎哭深渊地图作为极地大乱斗的常规地图,伴随着新英雄丽桑卓、重做英雄瑟庄妮/特朗德尔,在2013年4月30日上线《英雄联盟》,仅限5级或以上等级的玩家进入这个模式。玩家可以在这个模式中重投骰子来更换英雄,嚎哭深渊也增加了守护者号角这件新装备,以及魄罗饼干的趣味性彩蛋。这就是拳头内部游戏创作马拉松,如何催生了这个经典模式的简史。事实上,拳头去年也通过“雷霆穹顶”项目,研发了神木之门模式,只是这个模式没有那么受欢迎。
如今,极地大乱斗不仅是《英雄联盟》的常驻特色模式,更拥有贯穿游戏生命周期的庞大玩家群体,以截然不同的体验重塑着5v5的竞技乐趣。每当大家在峡谷中玩累了,不想高强度竞技或者专注对线发育,就会开启一场酣畅淋漓的乱斗之旅。尤其对于Sara这种老玩家,打排位赛已经力不从心了,大乱斗模式才是养老首选。当然,最近两年流行的斗魂竞技场模式,通过趣味性的肉鸽玩法,也给予了玩家新的选择,那个模式的远程poke英雄不强——这是很多大乱斗近战玩家最讨厌的阵容。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