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4小时!雅鲁藏布江工程刚动工,印主持人:派飞机炸中国工地

«——【·前言·】——»

我国的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才刚开始动工,印度方面就有一片反对之声,印度电视台的主持人甚至扬言要派飞机轰炸中国的工地,从而阻止该水电站的建成,再次让印度在世界上刷足了存在感。

«——【·雅鲁藏布工程动工·】——»

7月19日,西藏林芝的峡谷间响起机械轰鸣,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这项总投资达1.2万亿元的国家级工程,以7000万千瓦的规划装机容量刷新世界纪录,其规模相当于同时建设三座三峡大坝。

工程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创新方案,通过开凿数十公里长的超级隧洞,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2000多米的天然落差转化为电能,年发电量预计达3000亿千瓦时,足以满足3亿人口的年度用电需求。 这项工程的战略价值远超能源领域。

对中国而言,它不仅是“西电东送”战略的关键节点,更将带动西藏东南部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随着道路、电网、通信网络的同步建设,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与此同时,工程采用的高寒高海拔施工技术突破,如“林芝一号”TBM掘进机的应用,标志着中国在极端环境下的工程能力已达世界顶尖水平。

«——【·印度的焦虑·】——»

工程动工消息甫一传出,印度舆论场便陷入集体焦虑。印度媒体将其渲染为“中国水资源武器化”的例证,声称雅鲁藏布江的“开闸关闸”将直接左右印度东北部的旱涝灾情。

这种担忧源于对水文数据的片面解读——尽管雅鲁藏布江出境径流量达1600亿立方米,但仅占印度境内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水量的19%-30%,其下游95%的水源来自印度本土季风降雨。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采用的引水式水电站设计,保留了大部分天然径流,且在雨季可通过调蓄减少下游洪峰。 印度的焦虑更深层源于地缘战略失衡。

雅鲁藏布江下游紧邻中印边境争议地区,工程建设客观上强化了中国对藏南方向的实际管控能力。大量工程人员与设备的进驻,不仅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更在无形中压缩了印度在边境的活动空间。

这种结构性变化,与印度近年来在“印太战略”中寻求主导地位的诉求形成冲突,进而催生了对中国工程的过度政治化解读。

«——【·印度主持人的极端言论·】——»

工程动工不到24小时,印度新闻电视台主持人帕尔基·夏尔马在节目中抛出惊人言论:“应该派出飞机去轰炸中国的工地”。这一言论迅速成为国际舆论焦点,却暴露了印度保守派媒体的典型叙事逻辑。

作为印度右翼媒体的代表人物,夏尔马所在的频道长期以民族主义立场吸引观众,其言论往往服务于特定政治议程。 这种极端言论的出现并非偶然。

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等地近年频遭洪水侵袭,部分民众将灾害归咎于中国上游工程,尽管科学研究早已证明当地洪灾主要由季风降雨和河道淤积导致。

在选举政治的驱动下,印度部分政客与媒体选择将复杂的水文问题简化为“中国威胁”,以转移国内治理压力。夏尔马的言论,正是这种民粹叙事的极端体现。

值得玩味的是,印度并非铁板一块。阿萨姆邦首席部长希曼塔·比斯瓦·萨尔马在工程动工时公开表示:“布拉马普特拉河大部分水源来自本土支流,我并没有立即担心”。这种理性声音与夏尔马的暴论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印度社会在该问题上的认知分裂。

«——【·中方态度·】——»

面对印度的担忧,中国始终保持建设性沟通。中国驻印度使馆临时代办王雷在《印度快报》撰文指出,雅鲁藏布江工程采用国际最高环保标准,且通过跨境河流专家级机制与印方保持数据共享。

外交部发言人亦多次强调,中国在开发跨境水资源时“充分考虑下游国家利益”,并愿通过既有渠道协商解决分歧了,从技术层面看,雅鲁藏布江工程的引水式设计本身就削弱了“水武器化”的指控。

与传统拦河大坝不同,该工程通过隧洞将水流引入电站,仅利用水能发电而不改变河道走向,对下游生态的影响远低于外界揣测。这种技术特性,加上中国长期以来的水文数据共享实践,为中印在水资源领域的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

然而,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不容忽视。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与“印太战略”的外部压力,可能使问题持续复杂化。对此,中国需在坚持原则的同时,通过技术透明化与外交渠道消解误解。正如雅鲁藏布江的奔涌江水终将汇入印度洋,中印关系的未来亦取决于双方能否以理性超越偏见,在跨境水资源治理中找到共赢之道。

«——【·结语·】——»

这场由水电工程引发的舆论风暴,本质上是技术理性与地缘博弈的碰撞。当印度主持人的极端言论在社交媒体上掀起波澜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工程背后的深层逻辑——它不仅是中国清洁能源转型的里程碑,更是检验中印战略互信的试金石。

在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全球议题下,两国能否跳出零和思维,将决定雅鲁藏布江这条“天河”究竟是隔阂的屏障,还是合作的纽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5

标签:科技   雅鲁藏布江   中国   工地   主持人   飞机   小时   工程   印度   下游   言论   隧洞   战略   水资源   林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