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2025 财富管理进入“质量竞争+ AI 赋能”新阶段

每经记者:涂颖浩 每经编辑:黄博文

11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5金融发展年会”在北京召开。会上,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对《2025财富管理市场报告》进行详细解读。

翟立宏表示,财富管理行业逻辑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与客户价值创造,未来将是一场“投研能力+服务体验+技术赋能”的综合实力比拼。机构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持续的科技投入提升服务效率,通过深度的投研能力创造投资回报,通过诚信的经营行为赢得客户信赖,方能成为最终的市场赢家。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从共识到规模化实践——“以客户为中心”的行业逻辑成型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已达132.45万亿元,整体呈现自2020年以来震荡攀升的态势。进入2025年,市场保持稳健发展。截至2025年二季度,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主流业态的规模均实现增长。

翟立宏指出,当前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运行态势和发展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市场信心与风险偏好持续回升,这激发了居民对多元化、专业化资产配置的内在需求。

在此背景下,翟立宏强调:“随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收官与投顾试点转常规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投顾模式已从行业共识全面转向规模化实践。”他认为,这一逻辑转变主要体现在机构端的产品和渠道等多个维度。

在产品端,创新方向正从“有限品类”迈向“全品类覆盖、定制化创新”。

“2025年以来,包括中银理财、中邮理财在内的多家头部机构纷纷发声表示,将通过直接投资或以间接方式持续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布局指数策略、指数增强策略等各类含权类理财产品。”翟立宏说,“这不仅是落实‘培育耐心资本’政策要求的具体实践,更体现其业务转型方向——通过低费率、高透明的指数化工具,降低投资者参与权益市场的门槛,同时借助分散化投资策略平滑波动风险。”

在渠道端,服务模式正从“单点布局”进化为“场景化生态渗透”。

“未来的趋势是,渠道要从‘被动等待客户上门’转变为‘主动融入客户生活’,在满足客户多元生活需求的同时,自然深化金融服务的渗透度。这种场景化的延伸,使得金融服务不再是冰冷的交易,而成为客户生活品质提升的一部分。”翟立宏称。

长期向好趋势不变,财富管理竞争比拼“投研+服务+技术”

谈及未来展望,翟立宏充满信心。他认为,尽管市场经历了阶段性的调整,但从短期资金端情况看,存款低利率态势仍将延续,“储蓄搬家”现象或将进一步加强;而立足于长期角度,政策红利与市场潜力也将会持续吸引各类资金进场,多渠道资金协同,将精准填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缺口。

与此同时,随着居民财富积累趋于稳定,家庭财富配置观念也将逐步从“单一储蓄”向“消费+储蓄+投资”多元结构转型。因此,综合来看财富管理行业的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数据显示,基金投顾业务历经六年发展,截至今年9月末,多家机构基金投顾业务规模已超百亿元,基金投顾机构数量也增至60家。监管层面,2025年9月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配合中国结算FISP平台的落地,推动直销、托管等业务标准化高效化,为机构聚焦存量服务优化创造了条件。

针对未来行业的激烈竞争态势,银行、券商、第三方销售机构将如何依托各自优势分化竞争?翟立宏判断,AI技术将成为买方投顾升级的核心引擎,推动服务从标准化向千人千面迭代。他认为,这将是一场“投研能力+服务体验+技术赋能”的综合实力比拼。机构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持续的科技投入提升服务效率,通过深度的投研能力创造投资回报,通过诚信的经营行为赢得客户信赖,方能成为最终的市场赢家。

每日经济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财经   所长   新阶段   研究所   竞争   财富   质量   西南财经大学   翟立宏   客户   机构   市场   基金   行业   逻辑   指数   能力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