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ㅇㅇ
王朔的这辈子真的是跌宕起伏。
年轻的时候冯小刚、姜文都追着他要剧本,连张艺谋都要买他的版权。
结果到老了想要陪伴,身边一个人都没有,每天就靠着刷短视频打发时间。
孤独的时候就想想自己以后死亡的地方应该在哪里,结果却被身上的病给“拖累”。
王朔在1958年的时候出生,从小是在部队的院子里长大的。
父母一个是教军官的老师,一个是医生,每天忙得根本没有时间管他。
于是他就成为了一个“混的人”,在街上瞎晃悠、打架、写检讨都是常有的事情。
没有管的日子里,直接让他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但是也早早让他看清楚了大人们的“假模假样”。
17岁的时候他去当卫生院,在部队的仓库里写了第一篇小说《等待》,赚了25块钱的稿费。
而他之所以能够开始写小说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其他形式的艺术形式,最多的就是文学。
他能够接触的艺术也是文学,所以当看到大家写的小说能够刊登报刊的时候,他也心动了。
他也不管自己写得好不好,直接就寄了过去,没想到真的被《解放军文艺》选上了,这个钱也让他第一次觉得原来写字也能赚钱。
就这样,王朔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到了80年代末的时候,他的小说突然就火了。
《顽主》里那种不服管的“混不吝”样子,直接说到了当时年轻人的心坎上。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更是把大家心里的那点矛盾描写得清清楚楚。
1988年的时候还被大家叫做是“王朔年”,因为他有四部小说同时被改编成了电影。
那个时候的导演们可以说是抢他的剧本,就像是现在的演员抢着演张艺谋的戏一样。
张艺谋就是靠着买下王朔的《我是你爸爸》这部版权,不仅给自己也给王朔积攒了一定的名气。
所以王朔应该也会承认,张艺谋和他算是互相成就,毕竟是张艺谋让他出了名。
王朔之所以能够写出这些接地气的好东西,离不开他的前妻沈旭佳。
当年他第一眼看到沈旭佳的时候就挪不开眼睛,听说人家是跳舞的就天天写些肉麻的东西寄过去。
就这样,他终于在软磨硬泡下把女神追到了手。
结婚后,沈旭佳可以说是他的灵感来源,想着妻子他脑子里自动就有了新作品的框架。
那是时候圈子里都非常羡慕,“王朔能写出好东西,一半是有天赋,一半是靠沈旭佳。”
或许《编辑部的故事》这样的好作品,就离不开沈旭佳。
可后来名气大了,王朔就飘了,他怎么看沈旭佳怎么“不顺眼”。
说到底根本不是沈旭佳变了,而是他被名气和金钱冲昏了头脑。
有些人一旦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最先看不上的就是枕边人。
沈旭佳一开始搞不明白为什么王朔会变成这样,难道只是因为身边围着的人变多了吗?
直到1994年,她终于搞明白了。
那一年19岁的徐静蕾闯进了王朔的生活,明明知道他有老婆孩子,还是跟他走到了一起。
据说两个人还发生过一点矛盾,徐静蕾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让沈旭佳离开王旭。
沈旭佳可不是吃素的,身为一个这么厉害的作家的妻子,自然也是有几把刷子的,当即就拒绝了徐静蕾,还放了狠话。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想想也有可能。
如果是真的话,能看得出来沈旭佳也是有想过将这段感情挽回的,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她也渐渐看清了。
最后,沈旭佳彻底放弃,带着6岁的王咪出了国。
没有人想到,这场婚外情最惨的结果是王朔写不出什么好东西了。
没了沈旭佳这个定心丸,他后来写的东西都有点“不尽人意”,总是空落落的没有什么滋味。
后来和冯小刚合作的《私人订制》还得了金扫帚奖,就是观众评的最差电影奖。
难道也是和张黎一样没有感情就“江郎才尽”了,所以才有了《哈尔滨1944》?
其实他们这种人也不是没有才华了,或许只是丢掉了写东西最重要的东西,真心。
王朔的下坡路还是挺快的,文坛上他那种“混不吝”的文风慢慢不流行了,新人越来越多,没有人再提起他的名字。
生活里,他也成为了一个“孤寡老人”。
2013年的时候,他的女儿王咪结婚,冯小刚、陈丹青这些京圈的老朋友都去了,就王朔的位置空着。
后来他还写了《致女儿书》来诉说自己的悔意,可是女儿根本不在意。
或许这个时候的王朔才真正明白,名气和钱哪有那么重要,身边人的陪伴才是真的。
可等他想明白的时候,人在就走光了。
如今的王朔依旧还是孤身一人。
前段时间他接受《新世相》的采访,镜头里的他皮肤松垮,眼袋也是非常重。
跟当年那个敢和谁都叫板的“朔爷”完全不一样,但还是能依稀有点“混不吝”的影子。
他说自己每天醒了就是刷段视频,一刷就是十个小时,明明在看着书,眼睛一下就过去刷视频了。
这么大了眼睛还能因为看短视频视力下降,可就算看不清楚了他也停不下来,最喜欢的就是小猫和美食的视频。
他还和采访的人说起了死亡的事情,在他的描述中我们得知他之前的时候还想过自己要死在哪里,是一个很远的地方,但没有具体说是哪里。
但是现在已经不奢望了,因为自己的心脑血管,因为自己的病,他只能接受现实。
或许就死在这个屋子里了,当然他还开玩笑说自己的女儿让他不要死在屋子里,不然房子不好卖。
虽然他的嘴上说得很轻松,还是能够看出来他是非常不舍的。
可当记者问他想不想再重新过一遍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他坚决拒绝,原因就是太累了,不管是人际关系还是和家庭的关系。
原来他直到自己的这些年没有家人的陪伴,过得很是孤单困难。
但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