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解说员的致敬小作文,有了“预制菜”的味儿

淮安鲸吞五球赛后,一位苏超解说员立马来了一段诗朗诵“致敬每一位在平凡生活中争气的你”,听得我尴尬癌都犯了。作为传媒同行,我太了解这些庸常解说员的操作套路了——沿袭此前连云港将南京逼入点球决战、泰州下克上生擒徐州的做法,提前备好“煽情小作文”,通过歌颂一批“逆袭”的平凡勇者,来赚一波热血的舆论共情。偏偏本场比赛,解说员踢到了0-5的铁板,这份提前抄好的作业便显得货不对板。

最为尴尬的是那句“苏超的赛场写满了不服输争口气,有人不总被看好,却偏偏自己争气”,跟这场比赛近乎毫无关联,一水儿的“预制菜”味儿——袋装成品,微波加热,快速出锅,食之无味。

我注意到,当他毫无征兆地“吟诗一首”,身旁的解说搭档都没法接话,估计已经用脚趾把演播室抠出了地下室。

事实上,体育解说的灵魂,从来不是辞藻堆砌的“文案秀”,而是与赛场脉搏同频共振的“在场感”。观众在屏幕前,想听的并非排山倒海的排比句式,而是直达人心的真诚喟叹——这些都需要解说员用眼睛观察、用脑子思考、用真心感受,用真情吐纳。可如今有些体育解说员(并非极个别),费尽心机却不肯走心、想要出彩却又怕出力,偏要把竞技体育的“不确定性”硬塞进自己预设的“脚本”里:笃定了“以弱胜强”的戏码,便写好“争气”的致敬词;预判了“绝杀翻盘”的高潮,就备好“热血”的感叹句。这类“大模型”解说员似乎早已忘记:赛场真正的魅力,恰在于超越剧本的不可预测性。当0-5的脆败降临,当球员倒地掩面沮丧,那份与现实割裂的“争气致敬”,早已不是对球员真诚的鼓励,而是对赛场现状的迟钝,对观众智商的漠视,以及对民众共情的抽离。

相较之下,贺炜的“诗意解说”足以将这类“模块化”解说员比得狼狈。因为,“诗人”的每一句话都扎根赛场现实,遵循叙事主线,发掘人类共情。譬如,在2022年世界杯阿根廷夺冠夜,他望向捧起大力神杯的梅西,锵然说道:

“世界杯历史上的又一个三冠球队诞生了。36年的时间,上一次获得世界杯冠军的时候,迭戈·马拉多纳还是他们的10号。他们的10号现在传承给了利昂内尔·梅西——7届金球奖得主、阿根廷国家队世界杯历史射手王、出场纪录保持者、职业生涯已经获得了41个冠军。梅西不需要另外一个冠军来证明自己,但是阿根廷需要。36年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重回阿兹台克(1986年阿根廷第二次捧起世界杯之地)的荣耀巅峰。这也是梅西肩负的使命。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经说过,任何命运,无论多么复杂漫长,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那就是人们彻底醒悟自己究竟是谁的那一刻。我不清楚梅西从何时有了这样的领悟,但我知道那一定不是轻易开始的。因为他的身边充满了像姆巴佩这样充满天赋的、积极上进的年轻人。梅西一定经历过低谷、彷徨、质疑和挣扎……但今天,他率领他的小伙子们为阿根廷赢回了36年之后的又一个世界杯冠军,梅西挺了过来,阿根廷挺了过来。”

这段解说词与赛后每一帧庆祝画面都能够完美熨帖,丝滑援引了阿根廷知名作家博尔赫斯,也将梅西的职业生涯、阿根廷队的坎坷历程、与足球背后的人生哲思融为一体——并“顺嘴”致敬了对手,成为轰传一时的爆款BGM。

而这位苏超解说员虽然嘴上喊着“致敬平凡中的争气”,自己却在职业岗位上选择了“不争气”:提前写好通用文案,不管比赛进程如何,想方设法进行“模块化”嵌套——只顾着“假深情”,忘了“真生情”。最终,苏超淘汰赛这一“道别”剧本中本该保有的“离别开出花”,在解说员一轮轮“模块化”致敬中,在一次次“蒸汽式”预制中,变成了食之无味的“西兰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娱乐   解说员   苏超   阿根廷   世界杯   赫斯   争气   赛场   冠军   球员   平凡   文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