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又有道是: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
还有道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天下苦美久矣!但老美要从霸主的位子滚下来了。
中国和美国这攻守之势要逆转。经济军事我们都后来居上。美国霸权要终结。
这事儿听着够刺激,我们有幸适逢其时。这种事,历史上多了去。
也就美国历史短不知道。
要说这后来居上、霸权更替的事儿,老美自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啊!咱们得先把时间倒回到一百多年前,那会儿世界老大还是大英帝国,跟今天的美国差不多,满世界都有它的军事基地,海军在全球晃悠。
但美国这哥们儿精明得很,它不像德国、日本那样直接去挑战英国。人家玩的是"卧薪尝胆",表面上跟英国搞好关系,甚至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成了英国的主要盟友。等英国自己被战争折腾得精疲力尽,自然就衰落了,美国就这么顺理成章地接过了世界老大的位置。
你说这操作骚不骚?简直就是"闷声发大财"的祖师爷!它不像德国那样,整天喊着"我要当世界第一",结果被群殴。美国是偷偷猥琐发育,等到英国发现自己不行了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这就好比两个人比武,一个在台上耀武扬威,消耗体力,另一个在台下默默练功,等到台上的那位体力不支,再轻松上台接替位置。
而且美国特别擅长搞制度创新,整出一大堆跨国公司、思想库,让自己的崛起具有可持续性。等到二战结束,英国欠了一屁股债,不得不向美国求援,美国反过来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这霸权地位就彻底稳固了。这一幕,跟今天中国通过经济合作扩大影响力,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国称霸没几年。从二战后算钱,满打满算80年。他们已经多次遭到挑战。
当然,历史上也不是所有后来者都能成功上位的,更多的是悲催的失败案例。比如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曾经迅速崛起,对英国构成严重威胁。
德国在普法战争后实现统一,拿到割地和赔款;日本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也获得巨大财富和殖民地。这一下子就把两国的胃口给吊起来了,真以为自己能挑战当时的世界老大了。
结果呢?德国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最后被按在地上摩擦;日本则野心膨胀到要去打太平洋战争,跟美国硬刚,结果吃了两颗原子弹,直接投降。所以说,这些挑战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太着急了,"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
更惨的还有苏联。这老哥在二战后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强,跟美国平起平坐,搞冷战。1970年代时苏联军费甚至超过美国,战略导弹数量比美国多40%。但问题是为了跟美国争霸,把国民经济搞成了军事经济,轻工业和农业一塌糊涂。
美国一看,好家伙,你这是自寻死路啊!于是里根政府搞了个"星球大战"计划,诱惑苏联继续加大军备投入。苏联也真上头,真就跟进,结果经济被彻底拖垮,1991年直接解体了。
所以说,挑战老大是个技术活,不是光靠蛮力就行的。你看德国、日本和苏联,都是因为太激进,要么直接开战,要么全面对抗,最后都栽了。
网友说,现在的美国,像当年的大清。有道理,但更像当年的英国。
现在美国自己当老大当久了,是不是也开始走英国的老路了?咱们来看看证据。
首先,债务如山这一个特点就跟当年的英国一模一样。一战后的英国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一度达到近200%。今天的美国呢?联邦债务今年将达到GDP的110%,估计到2051年将超过200%。这债务水平,简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其次,相对衰落也是不争的事实。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在2014年就赶上了美国。以美元计算,今年中国经济将是美国的75%左右,到2026年,这一比例将达到89%。这趋势,跟当年美国超越英国何其相似!
再者,美国民众已经不再热衷于当世界警察了。从奥巴马开始撤军伊拉克,到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再到拜登从阿富汗仓促撤军,都说明美国老百姓不想再承担全球霸权的成本了。这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民众的心态简直如出一辙。
更关键的是,美国现在社会分裂、政治极化,跟丘吉尔当年描述的英国情况差不多——"拒绝面对不愉快的事实,渴望受欢迎和选举成功,不考虑国家的切身利益"。你说这不就是今天美国的真实写照吗?
4. 中国的路子:看起来比苏联、德国聪明多了
再看中国,走的路径明显跟苏联、德国不一样,倒是有点像当年的美国。
中国没有像苏联那样到处搞军事扩张,也没有像德国那样直接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反而是积极融入现有体系,在里面慢慢扩大影响力。这种做法,跟当年美国没有直接挑战英国,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一直在强调和平发展,这招挺高。你看德国和日本当年崛起时,都是"由战争起家、又由战争而陷入灭亡"。中国显然吸取了这个教训,尽量不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
中国还特别注重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美国当年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抓住了两次技术革命的机遇。中国现在也在猛搞科技研发,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追赶美国。这是抓住了大国竞争的根本啊!
最重要的是,中国看起来避免了苏联那种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陷阱。没有像苏联那样把大量资源投入到重工业和军事领域,导致经济结构畸形。这说明中国从历史中确实学到了东西。
总而言之,历史上大国攻守之势逆转的例子不少,但成功和平交接的案例不多。英美之间的霸权转移算是相对和平的特例,而德国、日本和苏联的挑战则都以失败告终。
今天的中美关系,有点像当年的英美,但又不完全一样。美国对中国的警惕和遏制,远远超过当年英国对美国的担忧。而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比当年美国复杂得多。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霸权终有衰落时,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规律。正如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阐述的,大国过度扩张导致衰落是历史常态。
现在美国是否已经陷入了"帝国过度扩张"的陷阱? 中国能否成功实现和平崛起?这些问题都还需要时间来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世界正处在历史转折点,我们正在亲眼见证又一轮大国兴衰的史诗。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