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撑不住了,派特使前往莫斯科“求和”,普京可能真的要服个软。
8月6日晚上,普京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进行了一场长达近三小时的闭门会谈,会后双方都用了比较“积极”的表述,称会谈“建设性、有成果”。
要知道,就在特使起程前,特朗普还在对俄发布“最后通牒”,并不忘捣鼓“真理”武器:在英国部署了战术核导弹,并派出核潜艇在附近巡逻,威胁警告的意味非常明显。
一边对俄极限施压,一边派人面见普京,特朗普这种“软中带硬”的操作,明显是想和普京谈条件。
坦率地讲,迫于特朗普近期施加的种种压力,俄罗斯其实也在思考服软方案,毕竟特朗普已经放话,如果谈判没有进展,美国将在8月9日正式对俄启动“100%关税+二级制裁”。
一旦成真,美俄关系会进一步撕裂,而这种二级制裁,很可能对俄罗斯的核心经济体系产生直接冲击。
但话又说回来,虽然普京肯定不想让局势走向失控,但他也没打算就这么停战。至少目前来看,“全面停火”还远远没到时候。
为什么说普京不会马上停火?
首先,当前战场态势对俄有利,普京根本不想在优势阶段踩刹车。
根据多家媒体综合数据,截至8月5日,俄军控制的乌克兰领土面积已经达到11.4万平方公里,占乌克兰总面积的18.9%左右,尤其是近一段时间,俄军的推进明显加快。
在这样的形势下,普京自然希望继续扩大战场优势,以争取更多谈判筹码。
其次,西方这几年的连番制裁,俄方并不觉得自己真的被打趴下了。
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4%,而欧盟的平均增速只有1%左右。俄国内失业率也保持在2.9%的低位。这种抗压表现无疑让普京底气更足,以致不愿轻易“交卷”。
第三,俄乌在“根本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巨大。
8月1日,普京再次明确表示,去年6月他提出的那套停火方案依然有效。也就是说,俄方要的条件一点没变,即乌克兰撤军、承认俄方控制的领土,以及承诺未来保持中立。
这些要求,特朗普或许愿意接受,但乌克兰和欧盟基本不可能接受。
所以,从现实角度看,“全面停战”几乎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
然而,考虑到特朗普,普京也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即签一份“空中停火协议”,暂停使用无人机和导弹进行空袭,但地面战照旧进行。
普京还为这一方案设定了一个前提条件,即必须乌克兰方面也签字认可。
这套方案对俄来说有几个好处:
一是向外界释放“俄方态度软化”的信号,用这种“姿态转变”减轻俄罗斯面临的国际,尤其是来自美方压力。
二来,空袭本身就给俄乌带来了不少损失,特别是基础设施和民用建筑的破坏,及时停止对双方都有利。
所以说,这个“空中停火协议”,从操作性来看,倒确实有可能成行。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普京与美国特使会晤之际,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已经放出风声,称特朗普下周可能和普京面对面谈话,甚至有望启动一场美俄乌三方会谈。
8月7日,经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证实,俄罗斯已经同意与特朗普举行会晤,双方目前已经开始为此次领导人会晤做准备。
尽管普京和特朗普已经确定会晤,但白宫已经透露,就算谈判还在继续,对俄的二级制裁照样会在8月8日按计划启动。
这种一边“握手”,一边“掐脖子行为说明,俄乌冲突正进入“拉锯战的关键拐点”:要么各退一步,达成阶段性协议;要么僵局继续、局势升级,而特朗普和普京此次面对面会晤的成果,大概率是关键影响因素。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