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果冉多
编辑 | 果冉多
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流。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真理越辩越明,感谢您赐教!
2000年夏天,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坐在桌前,脸色阴沉,对面是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神情坚决。
中间是已经卸任在即的克林顿,他的脸上挂着难得的怒意,盯着阿拉法特说出那句刻骨铭心的话:“你正在把巴勒斯坦带向毁灭!”
没人料到,这句警告会在二十多年后,一字一句地兑现,更没人想到,如今的加沙,变成了真实存在的地狱,那时克林顿的话没人听进去,现在却没人能再挽回。
那时候的巴勒斯坦,还以为自己手里有牌,还以为再拖一拖,能等来更大的筹码,但他们错了,错得彻底,错得代价惨烈。
1993年,白宫草坪上的那次握手,全世界都看见了,拉宾和阿拉法特,面对克林顿的见证,签下了著名的《奥斯陆协议》。
那是个历史性的时刻,以色列第一次承认巴解组织的合法身份,阿拉法特也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
双方都退了一步,换来的是一个看似光明的未来:以色列撤出加沙和部分约旦河西岸地区,巴勒斯坦将在东耶路撒冷建立首都。
可惜,这种和平的幻象太短暂,1994年,拉宾、佩雷斯、阿拉法特拿了诺贝尔和平奖,可就在一年后,拉宾在特拉维夫被极端分子刺杀。
以色列内部的分裂远比外界想象得更严重,右翼势力趁势回潮,和平进程戛然而止,那个时候,阿拉法特其实还有机会。
2000年,克林顿提出的“耶路撒冷垂直划分”方案,可以说是美国能逼出来的最大让步:西岸94%的土地给巴勒斯坦,东耶路撒冷部分区域也划归未来的巴国,甚至清真寺上层归巴勒斯坦,地下犹太圣迹归以色列。
这在以色列内部,也几乎是政治自杀级别的让步,但阿拉法特拒绝了,他坚持东耶路撒冷必须全部归巴勒斯坦,坚持所有难民都必须拥有回归权。
克林顿当场怒了:“你正在把巴勒斯坦带向毁灭!”2000年7月,戴维营峰会破裂,到了9月,巴勒斯坦爆发第二次起义,也就是“阿克萨起义”。
街头的石块、燃烧瓶、自动步枪和以军的坦克、无人机,迅速取代了谈判桌,巴勒斯坦不再相信和平会带来土地,以色列不再相信妥协能带来安全。
从那之后,谈判成为摆设,冲突成为常态,整个中东格局,也开始彻底向右倾斜,而最惨的,是巴勒斯坦人自己。
2007年,哈马斯在加沙掌权,以色列与埃及随即对整个加沙地带实施封锁,从那一刻起,加沙成为全球最大、最密集、最绝望的露天监狱。
你可以理解成,整个城市被囚禁了,没有出海口,没有机场,物资进不来,病人出不去,孩子出生在废墟里,长大在战火中,死在遥控导弹的阴影下。
2025年的加沙是什么样?93%的家庭没有干净水用、90%的人口面临“灾难性饥饿”、32万名婴幼儿严重营养不良。
88%的建筑被毁、28.8万个家庭流离失所、76名成人、93名儿童,近5周内饿死,联合国多次提出人道援助,但以色列只允许20%的物资卡车进入。
还有6000辆卡车堵在边境,援助车队多次被袭,2025年5月以来,至少1516人死在援助点附近。
克林顿当年的话,不但应验了,而且以一种最残酷的方式应验了,而且不只是加沙,西岸也在被“合法清除”。
2025年,以色列以“无证建筑”为由,拆除了783处巴勒斯坦房屋,1100人直接流离失所,光是杰宁难民营,就有600座建筑被毁。
而以色列议会干脆通过新决议,把整个西岸称为“犹太、撒马利亚和约旦河谷领土”,这是在法律上,直接终结“两国方案”。
西岸由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管理,加沙由哈马斯控制,两边互不隶属,互不信任,也谈不上合作,甚至连一个统一的代表声音都没有。
以色列扣押税款,外援减少,巴权力机构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财政濒临崩溃,民众信心也接近崩溃。
现在国际社会开始转向,但没有什么用了,2024年底,国际刑事法院对内塔尼亚胡发出战争罪逮捕令,南非更是直接指控以色列犯下“种族灭绝”。
可这些法律追责,并没能阻止以色列继续推进军事行动,加拿大、法国、英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但这时候的承认,已经无法改变什么。
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147个承认了巴勒斯坦国,可这并不意味着巴勒斯坦就能有国,因为这个“国”,已经没有土地、没有政府、没有系统、没有未来。
美国的角色,也从调解者彻底变成了支持者,特朗普提出的“世纪协议”,被巴勒斯坦称为“世纪耳光”,美国虽然批评以色列,但依旧提供军援。
如今,真正提出和平方案的,不再是西方国家,而是中国,中国呼吁推动落实“两国方案”,这才是有边界、有方案、有步骤的重建路径。
但问题是,现在还有人听得进去吗?2000年,阿拉法特拒绝了克林顿的最后通牒,他以为自己还会有牌打,可这个世界,从来不靠幻想生存。
克林顿说的是实话,只不过没人愿意听,如今,巴勒斯坦的毁灭,也算是一步步自己走出来的路。
每一次拒绝谈判,每一次内部分裂,每一次放弃重建的机会,都是在给未来的孩子埋下坟墓,和平,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争的。
信息来源:《奥斯陆协议》签署20周年 和平仍是巴以企愿.环球网.2013-08-13 来源:国际在线
“两国方案”,真正落地还有多远 环球时报2025-08-04 09:24北京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